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6年12月10日惠二模小说《蝴蝶盾》教学反思

(2016-12-21 00:42:10)

20161210日惠二模小说《蝴蝶盾》教学反思

 

红岭开会听完贾玲教授的讲座后,在办公室偶遇牛师姐,她顺便提了一句:惠二模我们把《蝴蝶盾》是重点讲的。这引起了我的高度重视。因此我们两个班收上来以后,我重点分析了这篇小说。

小说选材十分好,是难得的包孕式小说,故事中套故事,这对启迪学生掌握小说情节与结构提供了天然的材料范本。

美中不足的是,小说很好,毕竟是毕淑敏的原作,然而题命得差强人意,这个勉强的点,在于答案设计得偏离毕淑敏原意,想必作者本人若来做题的话,都会被答案狭隘化小说的主题感到委屈。

于是,大家看一下未删减版的母题:

蝴蝶盾

□毕淑敏

江南,雨雪迷蒙的早春。傍晚,小城,远远的红灯。灯火下飘着一些斑驳的影子,若彩色的巨蚊,翩翩翻转,又不曾片刻飞离。

近了,看到一个细弱的小伙子蹲在灯下,翡翠色的螳螂,巧克力色的蚂蚱。我说,卖的吗?他抬起头。一双被夜熬红的眼。卖的啊。买一只吧。多好看啊。他望着我,很快地说。手不停操作,盲人按摩师一般娴熟。我想了想说,编一只凤凰吧。不知为什么,他却踌躇了。好在只是片刻间的犹豫,马上接了问,什么色呢?

红的吧。红的不好看,像烧鸡。他很坚决地否定,并不怕因此驱走了顾客。青色吧。青鸟,很吉祥的。他权威地决定,不待我表态,十指翻飞地操作起来。

十分钟后,一只蟹青色凤凰诞生了。骨架很魁梧,尾羽却不够丰满,嶙峋模样,令人忆起乌鸦。我付了钱,然后说,小伙子,可惜没我想象的好。

他收拾着残屑很镇定地说,那你再买一只别的吧。凤凰不容易讨好,世上本没有的东西,每人心底想的都不一样。实实在在的,比较好办。

我说,那好,这回我改要蝴蝶。他突然愣了,问,你是从外地来的吧?我说,是啊。他说,本地人都知道,我是不编蝴蝶的。

我纳闷,说,蝴蝶很难吗?

他接着问,你是马上就要离开吗?我说,明天一大早。

他下了很大决心似的,说,破一次例,卖你一只蝴蝶吧。

【这里主要是剔除部分】他也不再征询我对颜色的意见,思索着,径自施工。绸带卷沙沙滚动着,用料之多之杂,几乎够编一头斑斓猛虎。他边编边说,家乡多棕榈,人人都会用叶编些好玩的东西。后来到外闯荡,现代人如今喜欢手工制品,他走南闯北,生意不错。

小伙子结束谈话的同时,完成的蝴蝶也递到我手里。这是我生平所见最为精致的编制物,身肢纤巧,我失声道,这么艳的蝴蝶,能抵十只凤凰!我定下心,又问,那你为什么不多编些蝴蝶?

他说,多了,就不值钱了。三个月前,我刚到这里,记得也是这时分,来了一个男人,两天前,他买过我的货。这趟劈头问,你能编多少种蝴蝶?我说,没算过,有几十种吧。他说,我用大价钱收你的蝴蝶。条件是,蝴蝶不得重样,不许给别人编,每日一只,一共百天。

我就在这儿住下了。除了摆摊,就是每天早上供应那男人一只蝴蝶。刚开始并不难,照我以前编过的花样,做给他就可交差。一个月之后,渐渐有些吃力了。日日都要设计出新图谱,夜里想得脑仁开锅。终于有一天,我对他说,老板,我不想再给你一个人编蝴蝶了,我要走了。男人落下泪来,说他在苦苦追求一个女孩,每天都给她送花。女孩刚开始连看都不看就把花抛掉。后来他偶尔附了一只从我这里买的蝴蝶,没想到那女孩就收下了花。女孩一直同他交往,并说如果能集到一百只不重样的蝴蝶,就答应嫁给他。我又留下来了。到今天为止,共编了八十九只蝴蝶,还有十一只就满百数之约。每当我煎熬心血编出一只前所未有的蝴蝶时,总在想,那个得到这只蝴蝶的女孩,究竟是谁?长得什么样?

我想问她,她爱的究竟是人还是蝴蝶。为什么女人总想用某种东西考验男人?要知道,你不是同蝴蝶过日子,而是同一个活人,相伴走过一生啊。

也许,我会在编满一百只蝴蝶之前,突然逃离这里。我还有十天的时间,可以来琢磨这事。如果那女孩真的爱他,即使攒不到百只蝴蝶,也会欢喜地嫁他吧?蝴蝶一旦没有了,女孩醒了,重新考虑自己的决定,是不是更好?我给了她一个妥善脱身的借口。

我把手中纤巧的编制物,很仔细地包好,对他说,放心吧。在我离开小城之前,不会有人看到蝴蝶。

道了别,缓缓离开。很远了,稀薄的空气里还充满着淡淡的红光,从背后的方向绕过我的衣角,涌进无边的雾丝。

一、首尾的以景结情

开头和结尾的景色描写十分唯美:

江南,雨雪迷蒙的早春。傍晚,小城,远远的红灯。灯火下飘着一些斑驳的影子,若彩色的巨蚊,翩翩翻转,又不曾片刻飞离。

道了别,缓缓离开。很远了,稀薄的空气里还充满着淡淡的红光,从背后的方向绕过我的衣角,涌进无边的雾丝。

这“斑驳的影子”的“斑驳”,在《荷塘月色》也有;“彩色的巨蚊”“涌进无边的雾丝”,都是极好的比喻和拟物例子,体现了一个成熟的女性作家驾驭语言的高超魅力,若让学生积累此等开头结尾,定是极好的。

二、伏笔和铺垫的区别

双选题的A选项提到了开头,它说“小说开头寥寥几句描写,交代时间地点,渲染气氛,间接刻画小伙子形象,并为下文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当然,A选项是错误的,答案解析为“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这时,立马有一个学生问我:“伏笔和铺垫的区别”是什么?我解释三点,伏笔与铺垫的区别是很明显的:

1.从目的和作用上看:

铺垫是衬托。作者尽管是在次要人物或事件上下功夫,其着眼点却是主要的人物或事件。

伏笔是“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作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它常常与“照应”配合使用,即所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作者走进江南小城时是“雨雪迷蒙的早春”,离开前是“涌进无边的雾丝”,在景色上构成了“前伏笔,后照应。”

2.从形态上看:为了达到衬托的目的,铺垫对起陪衬作用的部分往往大肆渲染,惟恐读者不见,因此,铺垫可以说是“显性”的;

而伏笔呢,一般说来,贵在一个“伏”字,通常比较隐蔽,所谓埋下伏笔,即指这一点。因而,伏笔是“隐性”的。巧妙的伏笔,在没有看到“照应”之前,貌似“闲笔”。小说开头寥寥几句描写在情节上,这也暗示了小伙子或许会罢工(“突然逃离这里”),男人或许追求失败的悲剧(“重新考虑自己的决定”)结果。

3.从笔墨上看:铺垫所使用的笔墨往往较多,可谓浓墨重彩(当然,其程度不及对主要人物或事件的描写);而伏笔通常只是一两笔,点到为止,否则就失去了“伏”的意义。

科普小说理论,使用伏笔应注意:

1)有伏必应。伏笔伏笔,顾名思义就是作者的埋伏,埋伏是为了突击,说白了,头前的寥寥几笔之“部队”埋伏下来,小说的后面就要显露,要冲杀。不伏不应是败笔,只伏不应同样也是败笔。

2)伏笔要伏得巧妙,切忌刻意、显露。伏笔一般做到别人无法轻易觉察到,要做到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小说的开头十分唯美,这样的文风和江南的实际烟雨相得益彰,能迅速将作者导入到情境之中。一起跟随作者的思路体味那凄美的单相思。

3)伏笔要有照应,前后不宜紧贴。如果伏笔前后贴得过近,反而会使文章显得呆板,读起来反而显得枯燥。文章的伏笔和照应十分含蓄,事实上结尾以作者离开小城为作结,让读者去沉思小说可能的走向,以及爱情的真谛。

三、文章情节疏通

小说是包孕结构,故事中含有故事,没有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所谓“蝴蝶”只是三个故事连缀的一个象征物。处在三个故事相隔的环上。我问赵权:小说严格意义上讲了哪三则故事?赵权回答,三个:

A故事:作者和卖蝴蝶的小伙子

B故事:小伙子和男人

C故事:男人和他苦苦追求的女孩

三个故事成因果包孕结构,A处在最外环:作者在小伙子的建议下又买了蝴蝶,并诧异小伙子蝴蝶编得这么好的原因。因为作者想知道原因,所以作者讲述他和男人的故事——男人需要一天一个花样的蝴蝶,变相帮助小伙子训练了编蝴蝶的手艺;

因为小伙子不打算继续编织下去了,所以男子道出了原委——为了讨得女孩子欢心;

因为男子要达成追求女孩子的目的,所以他不得不去满足女孩子要求的一百种不重样蝴蝶的要求,并且把这种压力转移给小伙子。

四、谈谈标题“蝴蝶盾”

原题如下:12.作品中的编制物蝴蝶作为一种“盾”,守护着一些无形的东西。试作分析。(4分)可是答案值得我们思考一番:

①小伙子巧夺天工精湛的手艺;

②一百件不重样的精巧的设计构思;

③小伙子对买蝴蝶男人的信用;

④买蝴蝶男人对其心仪女子的爱情的渴望;

⑤接受蝴蝶的女子对爱情的信念;

⑥“我”对编蝴蝶小伙子的承诺;

答案曲解了文章的主题,这个“盾”根本不能这样去理解,且层次混乱,①②完全可以合并起来,“盾”解释为信用的相关义项③⑤⑥也可以合并起来,只有④“买蝴蝶男人对其心仪女子的爱情的渴望”算沾点边。

“盾”和“蝴蝶”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盾的本职功用是防御、守护,延伸到隔绝,或许是人与人,也可以是心与心,“盾”象征着女孩表面搪塞与拖延实际上是拒绝的态度,也象征着男人表面上是虔诚与苦恋实际上是自欺欺人的爱情观。

五、小说的真正主题是什么?

先看双选题的C.小说中写到小伙子有突然逃离的想法,是因为他看不惯女孩用某种东西考验男人的行为,从而深化了作者关于爱情与物质无关只与精神有关的主题。

我给学生提了两个问题:

1)倘若男人让小伙子坚持下来了,这里果真凑满了100个不重样的蝴蝶,你认为女孩终究会不会答应男人?【考建之于文本的合理推测结局,实际上是考伏笔后的照应】

张圣泽的答案很好,他认为女孩不会答应男人,因为女孩看到,这个男人所谓的苦苦追求,只是为了达到自己目的的一种占有。我们不要被他的纹饰一叶障目,表面上看,男人把把攒蝴蝶当成一种崇高的任务去做,但实际上他是在转移压力给小伙子,这样,男人夹在中间,既不能真正征服女孩,也不能让小伙子为之感动,男人真的付出了什么?在文章中怕是只有金钱吧。所以文章的“盾”哪可能是答案里所说的“忠诚”云云,分明就是爱情买卖。让女孩子因背负人情债来答应男人。

李森湖的答案也很好,因为他不同意双选题里的“从而深化了作者关于爱情与物质无关只与精神有关的主题”。他认为女孩会答应他,爱情不可能与物质无关,否则你无法解释为什么女孩把到手的花扔掉,而偏偏要去跟蝴蝶较劲,女孩子应该是一个快人快语的人。如果她要否定男人的话,一开始就摁死了,倘若要拿100只蝴蝶去考验,甚至筹码是嫁人,那徒增刁蛮指数。男人娶了她以后也会埋怨吧。所以,女孩子应该会答应他,说好点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退一万步讲,那100只蝴蝶去耍男人,实在没意思,男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疲劳,至少,还有跟小伙子泡蘑菇的操劳吧。

2)谈谈男人的爱情观和小伙子爱情观的矛盾。【这问题直指小说的主题意蕴】

细心的同学们会发现,事实上和苏轼《赤壁赋》用的手法差不多,苏轼假借主客问答的模式,事实上是自己与自己内心的对话。那么,毕淑敏会不会在这里假借小伙子的疑惑,暗示自己的爱情观呢?难说。我们看一下小伙子的不解:“也许,我会在编满一百只蝴蝶之前,突然逃离这里。我还有十天的时间,可以来琢磨这事。如果那女孩真的爱他,即使攒不到百只蝴蝶,也会欢喜地嫁他吧?蝴蝶一旦没有了,女孩醒了,重新考虑自己的决定,是不是更好?我给了她一个妥善脱身的借口。”

原文中毕淑敏和小伙子的话是没有引号的,选入考题加了前引号分段。诚然,单相思是忧郁的,忧郁是美丽的,所有的考验,所有的检测,都是两个好人在忠心的龃龉间寻求一个让彼此舒服的方式。事实上,我们可以将小伙子的“不解”理出一个主题,就是两个人相爱是情不自禁的事情,不能强求,也不能自欺欺人。或许爱的某一个因素源于勇气、感动或同情,但爱终究是“责任”与“担当”的代名词。

后记:

这个课我没有备课,都是学生的现场生成,本来两节课要讲完一套试卷,学生们最喜欢听小说了,那么,两节课的时间就在欲罢不能的抢答发言中迅速流逝。我不禁想到这样一句话:

“这个世界上,利息最高的便是人情债。以爱的名义待你,无欲无求,但似乎只有回报更多的爱才能平衡。所以,越来越发现,唯一能做的便是不敢让他人牺牲,不敢让他人为难,也不敢让他人麻烦。因为你的心甘情愿,我实在付不起利息,也听不得日后的埋怨。或许,某种时候,有所图也未必不好,至少不用感受人情债台高筑带来的压抑与窒息。”

可是,我很同情那个男人,怎么办?这就不是语文了,呵呵。

20161211日初稿,1220日修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