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上了十六节课,陪伴着孩子们读读课文、听写单词、做些练习题。有的学生专注力不够,上课小动作多,作为老师的我得反复提醒他们回神。其实最令人头疼的倒不是知识的输入,而是部分学生的教养问题。
在我以前的认知里面,觉得孩子都是至善至纯的群体,他们像精灵一样美好且纯洁。但随着这么多年教学工作的深入,在接触到各类学生之后,我的认知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有这么一个同学,他性格比较急躁,也耐不下性子坐下来,总是在左顾右盼。课上,反复强调他的纪律无果。每到抄写作业的环节,他表现的既拖延又烦躁。他竟然冲着大家喊:“老师别抄作业了!我写一遍行不行?”紧跟着就爆粗口:“狗日的!”但实际问题是,六个英语短语写三遍,也就是半页纸不到的书写量。针对如此教养的孩子,我没有给他回旋的余地,直接怼回去:“你可以选择不写作业,下周不用来上课了,退还学费给家长。我这里不是公立学校,不养闲人。”他看我态度强硬,嘴里咕哝着什么,又开始埋头写起了作业。最后,还不忘数了他学习中积攒的贴画,兑换了奖品后兴冲冲的回家了......
也有个别学生看到班上学习好的同学兑换了奖品,便心生妒忌,于是悄悄偷别人的贴画给自己充数。更甚者把老师讲桌上的贴画顺走,事后贴到自己书上找老师兑换礼物。当然,也有缺乏教养的孩子,他会翻箱倒柜直接顺走奖品,并非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取。
都说孩子是大人的一面镜子,现在的孩子们吃穿不愁,物质充盈,表面上看起来好像什么都不缺。可实际上呢?缺大人的陪伴教养、缺与大自然的链接、缺敬畏心、缺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