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藏游记:上海--拉萨(感受青藏铁路
)
感受青藏铁路
2007年6月26日20点终于要出发了。就要奔赴西藏旅游了,心里不由的一阵惊喜与紧张。我和爱人坐上了上海直达拉萨的火车,开始了梦想多年的西藏之旅。从上海出发途经的火车站点有:上海-无锡-南京-蚌埠-徐州-郑州-西安-兰州-西宁-格尔木-那曲-拉萨。从上海到拉萨市火车行驶49个小时,行程4373公里。就要走进西藏了,我是怀着一种探求神秘的好奇,一种对异域风情的渴望,坐上火车我的心更加骚动不安,就要看到这个美丽而又神秘的地方了!西藏地处世界上最大最高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千米以上,号称世界的第三极。由于山高地偏,气候的恶劣,长期以来说她与世隔绝并不夸张,能够踏上这片土地的人并不多。是一条天路缩短了她与我们的距离,是那条长龙撩起了她神秘的面纱。青藏铁路的开通使得内地人进藏观光不再是梦想,进藏观光的人也象潮水般的涌来。
我们经过一天二夜的行驶,途经石家庄、郑州、西安、兰州,27日晚饭时分到了青海省会西宁。青藏铁路由此开始。然而由于天色已晚,此时除了简单地看看了西宁,一切就又在列车有节奏的行进中进入了期待的梦乡。是列车员的报站声把我叫醒,我知道格尔木到了。格尔木是青藏铁路第二期工程的起点,也就是去年通车的狭义上的青藏铁路的起点。
列车在高原上继续前行,天忽然白了,贴窗一看,在这高原之上,可以看到青青的小草和野花,有的景色很象新疆。听列车广播的介绍进入了昆仑山口。翻过昆仑山口,列车就要进入可可西里无人区了。一提到可可西里,首先映入我的脑海的是一片荒漠,然而车过昆仑山口,映入我的眼帘的却是另一番景色,那就是世外桃源的水乡泽国。天气晴朗,天上漂着一朵朵白云,形状各异,互不相连,白如绵絮,薄似轻纱,有的悬在蓝天之上,有的低浮青山之间。白云之下是薄薄的草原,绿中泛黄,牵手成片,宛如一张巨大的地毯。在这茫茫草原之中,一道道小溪,一片片湖泊,似游龙,如明镜,与三江源融为一体,广袤无边。穿过风火山隧道与长江正宗源头沱沱河结为一片,远处是青山,更是壮观。列车就行走在这蓝天、绿水和山峦之间,间或还会有更加令人惊喜的发现,列车上不时听到游客的喊叫:快看,又是一群!不用我说,那就是珍惜的名贵动物,藏羚羊。据介绍,藏羚羊,又叫长角羊,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于中国青藏高原,是青藏高原动物区系的典型代表。在青藏铁路建设时,许多学者都抱有非议,恐怕破坏了这里的生态环境,但我们在车上发现,路两边几米处就有高高的铁丝网,隔一段距离还建造了便于动物穿梭的桥涵。当火车路过时,无论是藏羚羊还是其他动物都恍若无物,喝水的喝水,散步的散步。真有“车过羊不惊”的境界。这应该与国家和当地人的保护意识密不可分吧。到西藏观光,大多数时间是在路上,这不仅仅是因为西藏的旅游开发较晚,面积较大,更重要的是西藏不仅有着神秘的宗教信仰,更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大约中午时分,火车驶过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口,就进入了藏北高原----羌塘。羌塘,在藏语的意思里就是“北方的空地”、“北部的草原”。说它空,是因为整个羌塘地广人稀,据资料介绍,整个羌塘大草原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而人口却只有一万多人。六月份正是藏北的黄金季节,由于青藏线走过的是她的边缘,且处于唐古拉山的南坡,水草相对可可西里要茂盛得多。这里,风和日丽,牧草丰美,动物已不再稀罕,一群群藏山羊、藏牦牛随处可见。越往前走人烟越多,偶尔还能看到几座牧民的小屋和牧民的拖拉机在草原上奔驰。在这里还有值得一提的是错那湖。错那湖位于安多县境内,面积400多平方公里,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淡水湖,被当地藏族群众奉为“神湖”。坐在车上远眺,远处山峰隐隐作态,山水相映,朵朵白云的影子投射在远山上,投射在湖中央,时明时暗,异常美丽。这是安多及青藏铁路沿线最著名的风光之一,列车在错那湖边停了有五分钟,我们在车上品味着这湖的神圣与美丽。
虽说如此,但毕竟是在高原,从唐古拉山口到那曲200多公里路程也只下降了500多米,因而当列车到达那曲站时,我们一个个急急下来想走走路活动一,可谁想在车站上走几步路,人就感觉气不够用,只好怏怏不快地回到了车上。所以说看景有时不如听景。比如我们乘坐的这趟列车从格尔木开始到那曲才头一次让人下车,那车外的景致也只有在车上看一看,听一听,水平高的人拍个照,更多的是无法欣赏的了。晚上8点钟,我们带着一路的疲倦一路的惊喜到了拉萨,正巧赶拉萨通火车一周年纪念日,火车站到处贴着西藏欢迎你的条幅。火车站的设计很有藏式风味,没有我想象中的壮观。照了像我们就叫了出租到了我们定的(日光宾馆)。刚到我还有点不太适应,好向有点高原反应,走路快了有些上不来气,我们赶快吃了“高原红”的药,老公感觉不是很明显。晚上我们还是忍不住想快出去再看看拉萨的夜色,我们出去吃了饭,就开始了拉萨的夜晚马路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