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旅游活动对旅游地社会文化的影响

(2007-04-18 23:29:01)
分类: 旅游管理
 

旅游活动对旅游地社会文化的影响

                             ——以凤凰古城为例

 

 

    当今社会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大众化旅游的浪潮席卷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旅游业正以前所未有的势头迅猛发展。旅游业的发展给旅游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对当地的社会文化产生了一系列潜移默化的影响。
    旅游地,是旅游者所要到达和游览的地方,也是旅游的主要活动和接待工作展开的地方。它可以是某个国家、地区或城市,也可以指某个特定的区域。旅游地社会文化是旅游者所携带的异质文化和当地文化相互碰撞、交融和整合的结果。大众化旅游对旅游地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如促进旅游地的对外文化交流,有利于旅游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复兴,有利于旅游地社会文化与科技进步,能够为旅游接待地提供大量的直接或间接的就业机会,有助于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等已为人们所普遍认同。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旅游也是一把“双刃剑”。发展旅游业给不少地区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但同时也对当地社会文化带来的负面冲击,给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隐患。
    以下以湘西凤凰为例,分析旅游活动给旅游地社会文化带来的积极与消极影响。
消极影响:
    第一,旅游地历史文化遗产遭受破坏,环境污染严重。由于游客特有的物质摄取心理及不检点的行为使得蜂拥而来的旅游者每到一处,常常毁损掉他们不辞辛苦特地前来观赏的宝物。

凤凰古城历史悠久的北门城楼上就有不少游客留下的“某某到此一游”触目惊心。承载了凤凰古城千年历史的沱江如今在江面上漂浮的各类食品垃圾物,使游客在沱江泛舟的游兴大减。另外因开发旅游所导致的客观上的损害,例如,五一,十一黄金周期间,凤凰古城人满为患,不仅无法感受到古城原本该具有的神秘味道,而且接待设施有限更造成旅游者在行程上的困扰。

    第二,旅游地的文化传统遭到异地强势文化的冲击和同化,地方文化的独特性逐渐消失。文化的独特性与地理环境的封闭性紧密相连,而旅游的发展却与当地的可进入性息息相关。随着交通的改善,地理的封闭性被打破,旅游地文化的独特性也必然受到冲击。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人们在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如果没有受到外界的影响,该地区的文化就能长期保留其固有的特征,而无实质性的变化。

    湘西自治州大多生活的是苗家人与土家人,他们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像沈从文先生的作品《边城》就把人们带进了一个美丽而神秘的世界。可是今天不断涌入的旅游者身上所穿、手中所携,鲜活地向当地人展示着外面的世界多“精彩”。不少湘西的姑娘小伙子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向往与憧憬。但是如果说一味抵制外来文化,也会造成当地经济等各方面的停滞发展,这本来就是一个矛盾。

    第三,旅游地的民俗文化出现舞台化、商品化甚至庸俗化的倾向,渐失其原有的意义、价值和特色。现代旅游是一种大众社会生活文化,也是大众化的文化消费。现代大众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旅游或其他“排遣”私人时间所需要的文化必须是一种能够满足大众基本需求的,倾向于感性的,轻松而刺激的文化。为了发展旅游业,接待地会积极吸引各方旅游投资者,有时还会刻意迎合旅游者的口味。并不关心接待地文化特色的真实含义,而只是为了猎奇。这就使接待地文化在发展旅游过程中有被不正当舞台化、商品化进而庸俗化的可能。一些地方文化特色的东西被肆意移植仿造。

    例如凤凰古城的万寿宫,朝阳宫等一些景点,为了迎合旅游者的猎奇心理,每晚都会举办篝火晚会供游客娱乐,表演所谓的“赶尸”“上刀山下火海”表演,这些表演已经舞台化,商业化,已经失去了它本该具有的价值与意义。再如,土家族的哭嫁,在杨家祠堂有专门的哭嫁表演,只要游客掏钱,土家阿妹就“哭”给你看,一天哭几十场,原本的习俗已经完全成了一种盈利赚钱的好方法。

 

积极影响:
    不可否认,旅游业的发展给旅游地社会文化带来很多积极的影响。

    第一,可丰富旅游产品的内涵、结构与类型。凤凰古城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与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其文化都是有特色的文化。出自历史文化名城的各种旅游产品,或多或少都带有某一特定城市的文化气息,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特有的旅游卖点。因此,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可铸造旅游产品特色,扩大旅游产品文化内涵,同时可完善旅游产品的结构、增添旅游产品的类型。
    第二,可树立城市旅游形象,提升旅游业的地位。凤凰古城新西兰著名的诗人路易艾黎称为“中国最美丽的两个小城之一”。随着旅游者的增多,旅游活动的开展。凤凰的知名度也越来越大。历史文化名城是城市的一道光环,与其历史文化相结合,城市的旅游形象会更加高大与辉煌;与此同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积淀丰厚,文化程度高。文明城市意味着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民风淳朴,无论投资、旅游、文化交流,人们都乐意前来,具有巨大的客源市场。而现代旅游又是以城市为中心向四周扩展,众多历史文化名城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成为本地区或全国的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增长极,并给所在区域带来一定的向心作用和扩散作用。可见随着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必定能够带动城市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从而提升旅游业在当地地区的地位并完全能够成为本区域的核心和统帅。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灵魂。旅游是现代人的需要,更是未来人的需要。旅游开发更多地要依靠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遗产、现代文明等文化生态环境,旅游活动将给自然生态和社会文化带来深刻的影响。如何增强文化生态意识,保护、整理、抢救濒临消亡的民族文化遗产;如何维护本土文化的传统性,保持接待地的旅游吸引力;如何采取防范措施,抑制民族文化的同质化现象;如何利用外来文化的某些形式和内容,嫁接和改造民族文化,或者赋予外来文化以民族性特色;如何强化本土文化中重要的价值观,引导启发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如何寻求一种既能使东道社会收入最大化、又能保护生态环境和文化多元化的所谓“新概念旅游”……,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和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