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
(2009-10-21 11:40:55)
标签:
杂谈 |
上周得到一个,姑且称为“喜讯”吧,2006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在疼痛中奔跑》获得第三届“中国女性文学奖”。此奖由中国作协、中国版权协会、全国妇联、中国女性文学学会联合主办,五年一届,这次有三十来部文学作品获奖,我喜欢的作家诸如铁凝、严歌苓、张抗抗、林白、毕淑敏等都获了奖,还有与我同年龄段的作家安妮宝贝等。
对于得奖,说实话有一度非常期望。大约是07、08年,那时对自己的写作实力过于高估,自我膨胀相当爆棚,很希望通过获一个全国大奖来证明自己。所以角逐了两项文学大奖,庄重文文学奖和茅盾文学奖,所以,都败北了。作家一定想通过获奖来证明自己,这个想法肯定幼稚而且虚荣。我承认,我幼稚且虚荣,不单那时,其实一直都是,所以,败了。
到了今年,定要马上获奖之心已然淡了。主要是对自己的写作多少有了些清醒认识。我坚信自己的文字,也坚信自己会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但是,事实是,时至今日,我还并未写出任何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来。出版的六本书,包括即将出版的第七本,严格说来都仅是练笔,我写作的高峰期远未到来。所以,现在要做的并不是马上要去争取什么奖,而是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努力写出真正有份量有生命力的文学作品来。
这个女性文学奖,很多年前就知道了,有“中国女性的诺贝尔文学奖”之美誉。碰巧六月去徐州开会,艳芳博士建议我参评,待我回京申报已是最后一日。我告诫自己,凡事自己手上能掌控的,竭尽全力做到最好,至于结果,不要去强求。
上周,获奖的消息传来,竟出乎意料的平静。知道自己是容易执着之人,佛家说,“贪嗔痴”是人类三大恶念,不幸鄙人几乎占全。作为惩罚,这么些年,凡是我特别执着,一心想得到的,基本上都得不到,越努力越是两手空空。而当我抱无可无不可之态度,甚而毫不在意之时,得来全不费工夫。这让我不得不学会冷静,不得不控制住一腔热血,好处是不会太受伤害,缺点是得到时也不那么欣喜。
倒是很怀念写作《疼痛》这本书时的状态,四个月时间,像一辆动力十足的火车头,心无旁骛往前冲,不受任何干扰。其实,人无论是对待一件事还是一个人,能够全情投入甚而奋不顾身,都是极其美好幸福的,这是一生都对任何人和事不曾投入过真情激情的人永难体会的。当然,前提是,对方值得。
对于写作,不得不感恩。不是因为获奖,而是写作本身。此外,因写作而结识的相关的人,也让人尊重喜欢。我是一个毛病缺点多得需要箩筐来装的人,永远是一个长不大的顽童,因而不喜欢张扬跋扈过于自恋之人。我喜欢的人是低调、内敛但内里有货之人,俗称“闷骚型”。这样的人才会对我一大箩筐的缺点毛病予以包容,甚而持有某种程度的欣赏,并懂得。文人(当然不仅仅是文人),无论男女,大抵这类人居多。所以相处愉快。
自02年到北京开始写作以来,对于认识这个圈内的人,一直持审慎态度。就是不愿破坏这样美好的感觉,因而认识人量不多,质却高。想起来甚是欣慰感动。
十一月将前往云南领奖,并要代表获奖作家发言。写作这么些年,就算是一个小小的总结。当初《在疼痛中奔跑》初版时,为宣传效果而在封面上印有“冲刺国家级文学大奖”字样,虽再版时在我的强烈要求下取消了这行字,还是感觉甚是丢人。如今获这个奖,多少算是牛皮没有吹破,圆了个场。
我想自己这一生,一直未在走常规路线,也时常为自己的虚度光阴碌碌混日而忏悔,感谢写作收容了我这个生活的叛逆。也许有过荒唐,有过孟浪,有过茫然,但是,至少我是一个真性情的人,不管对人对事,但凡所爱的,我都怀有一颗纯朴的赤子之心,我都不计后果不计得失,粉身碎骨地爱过、投入过,这一生想来,也不悔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