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今年春节,是最没头没脑,枯燥无味的一个春节。本拟回老家,被告知冰雪封山,有家难回,又拟去海南,票都买了,又退了,最终哪里也没去,像一只冬眠的动物,枯守在干燥温暖的北京``````
为了不辜负我在京“养身体”的口号,我一直在专心致志的生病,倒也不是什么要命的大病,就是萎靡不振,凡事提不起精神和欲望。想要开工写作,却又不甘心——民工都停工回家过年了,我为何如此辛劳?如此晃荡晃荡,春节过去一半了``````
于是,这个春节被我定性为——毫无意义的春节。
那么,如何的春节才是有意义的?家人团圆,朋友相聚,走东窜西,搓搓麻将,喝喝小酒``````
这样就有意义了吗?
回想过往的春节,似乎意义在十八岁时就停止了。十八岁前尚且有较为清晰的目标,比如可以收获压岁钱——尽管收获菲薄,十块钱比现在一万块还让人高兴。比如,新春带来的成长的欢欣和喜悦,朦胧中总是有憧憬,有期待``````再说,新春后不久就是我的生日,生日是自己最隆重的节日``````当然,还有母亲在春节前一个月便开始操劳的吃食,家里终日弥漫着蛋卷、酥肉、香肠的油香``````
于是,少年的我总认为春节应该很隆重地对待,不管从心理上还是形式上,但是,十九岁那年的春节,我的男朋友很粗暴地说,春节有什么好过的!当时的他,已经二十六七岁,在我面前自认阅历丰富,经验老到,而“成熟”的标志,就是对一切都感觉漠然,不像小孩,什么都新鲜,一惊一乍。
我很失望。春节怎么会“没有什么好过的呢”?而后,我吃惊地发现,春节真的一年比一年平淡,甚至,很多年的春节,都留下非常不愉快的记忆``````
感春怀秋,本是文人的劣根性——如果似我等没文化的人也姑且可称为是“文人”的话。
而庆幸的是,春节即将过去,而我的身体似乎也在大好,头脑也渐为清楚。
如果春节没意义,也不必刻意去寻找,去感伤。
还是,该干嘛干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