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放未婚妈妈一条生路

(2006-09-29 14:10:06)

 

前两日在新浪闲逛,看见博客正在首推一个未婚女记者的怀孕日记,但觉十分眼熟,定睛一瞧,嘿,是她。

几个月前,《在疼痛中奔跑》刚刚出版,她代表某资深大报来采访我。当时她已有五个月身孕,她却毫无避讳地告诉我,她将要一个人带这个孩子。我有点吃惊,却没敢发问,一来初次见面恐交浅言深,二来感觉这毕竟属于“隐私”范畴,不便涉及。后来她在报上给我发了整版的专访,文笔相当清丽,对她的好感也渐增。于是又往来过几次。没想到这个外表平和柔顺的女子竟然有此惊世骇俗之举,一石激起千层浪,连美国的报纸都在连篇累牍地报道此事。中国的未婚妈妈已不用再躲躲藏藏,而是大张旗鼓,说明中国社会的宽容度真的大大提高了。

记得十几年前,邻居有一个漂亮的女高中生怀孕了,也许是父母知晓时已经太晚,已经采取不了别的措施了,只有将孩子生了下来。这个“新闻”在小城里迅速爆炸开来,大家津津乐道地揣测孩子的父亲是谁,有的说是邻居家哪个男孩,有的说女孩是遭遇了强暴``````当然,更多的矛头指向了女孩,什么道德败坏,不知廉耻、人尽可夫``````

很长一段时间,再也没有看到女孩出门。而她家所有人走出门来,脑袋无一例外全是耷拉着的,很形象地诠释什么叫“抬不起头来”。

再见她时,大约是一两年以后,她拖着那个没有父亲的孩子,神情痴痴呆呆,脑袋无力地偏向一边,就像是被人猛地扇了一个耳光,再也没有复原。她成天歪着脖子疯疯癫癫地走在大街上,惹得路人指点耻笑。而她也成为了我们这些小姑娘的“反面教材”,母亲教育我时总拿她举例说:女孩子一定要自重啊,否则像XX,一生都毁了。而我惶恐地看到她的悲惨境遇,感觉怀孕真的是太恐怖的一件事。

如今,这个未婚妈妈毫无避讳地面对可能有的流言蜚语,坦然将她的怀孕日记公诸于众,说明我们的社会终于允许每个人根据他自己的需要选择他自己的生活方式,也终于有人不再被“人言可畏”的枷锁所束缚,走自己的路,毫无惧色。这至少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一个女人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走入婚姻,但她希望拥有一个自己的孩子,并且有能力养活自己的孩子,这本身并无可厚非。

当然,未婚妈妈的做法究竟是否值得提倡确实有待商榷,毕竟一个女孩独自承担怀孕、生育以及养育一个孩子的责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国社会对所谓“非婚生子”的待遇也远没有“婚生子”(这种概念在西方国家是没有的)那样宽容,据说一些正规医院必须要持有出生证才能接生,而办理出生证必须要有结婚证。当然也许可以找到别的途径解决这些问题,但孩子面临只有一个母亲的家会承受怎样的心理压力,或许也是超出未婚妈妈想象的。尤其是有一种未婚妈妈最不足取,那就是当某个有钱人的“二奶”,为了“拴住”这个男人的心,或许说期望一辈子得到这个男人的经济支助,而不惜为他生养一个孩子,利用孩子来讨得一杯残羹剩饭。孩子不是爱的结晶,也不是自己生命的延续,而是一种筹码。这样的未婚妈妈不但是对那个男人的不尊敬,更是对自己和对孩子的不尊敬,结局可能是可悲的。

但是,无论初衷如何,就生孩子本身而言,纯属一种私秘的行为,是个人的一种选择,与旁人无关。是苦是乐,均是人自己的事,如果她并没有侵犯到别人的利益,就由不得旁人来指手画脚。

如果对未婚妈妈不能支持,至少理解;不能理解,至少宽容;不能宽容,至少保持沉默,不要再摆出一副封建卫道士的假道学的嘴脸,对她们横加指责,侮辱耻笑。放这些未婚妈妈一条生路吧。她们真的很不容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