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大清早得到出版社通知,《在疼痛中奔跑》马上要再版了。虽然被惊扰了睡眠,还是该高兴。承蒙各位读者抬爱。在已经出版的五本书里,这本书是花费心血最大的,同时又是瑕疵最多的。写作的毛病就姑且不去谈它了,单是技术性的硬伤就不胜枚举,让人脸红。
首先用大头像做了封面。漂不漂亮就不去说它了,反正用个大头像,似乎就有让人重视外貌而忽略文字内容之嫌。作协副主席陈建功在研讨会上说,拿到手吓一跳,以为又是一本什么“香艳小说”,结果蛮不是那么回事,写得相当`````(不好意思炫耀了,反正是不错)。我艺术家的老哥更毫不客气的批评:“一流的文字,三流的包装”。唉!
最触目惊心的是封面那两行小字:“著名导演与文学评论家联袂推荐,冲刺国家级文学大奖!”太可怕了!看着这两行字,我的脸就一阵阵发烧。尤其面对“文学前辈”,简直不敢拿出手。有评论家说:“论文字质量,确实可以冲刺大奖,可这么说出来了``````”唉,实在拙劣至极。
作为一个作者,尤其我这种半红不紫的,发言权是很小很小的,从封面到宣传语,完全都由不得自己做主的。熬成大腕儿后可能好些。可别人不会这么看,以为一切都是你自己在那随心所欲折腾,所以`````
还有就是内容里的错别字和逻辑错误,由于已校正到第二遍时又突然修改版式,造成诸多错误。每看到一处错误,就好像被人打了一耳光,就这样左一耳光,又一耳光,一本书看下来,我脸都肿了!
经过出版社一个月的奋战,阿弥托佛,谢天谢地,这第一版终于卖完了。我终于也有机会得以部分修正错误。封面大改不可能了,但至少可以去掉那两行小字,另外书中错误也尽可能地进行勘误。大概半月后,再版的书就出来了,完美是不可能的,只希望能稍微顺眼一些,不至于太丢人。
犯了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永无机会改正。感谢读者给我这个改正错误的机会。
顺便再发布一个新闻:27号,也就是周日下午三点,我将在北京出版社的组织下,前往天津图书大厦进行签名售书。如果有朋友在天津,欢迎来捧场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