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当年3——熊出没
(2011-12-19 18:55:09)
标签:
杂谈 |
这些日子,高中时代一遍一遍的在脑子里闪回,有一点点酸楚,还有许多无厘头的搞笑。虽然,注定写不成什么了,可是就这样想想也挺好,至少能抚慰一下越来越老的心灵,呵呵。
天渐渐的冷了。
学校冬天取暖的主要途径就是生炉子。煤早就买来了,被各班男生一车一车地拉到自己班的教室和宿舍门前,黑亮亮的堆着。
但是,没有劈柴,没有能把煤引着的木头或柴火。学校早算好了,这不能买,浪费。
某一个天气晴朗的下午,全校总动员——一至三年级所有男生女生全都出去拾柴火去。各班管各班,各宿舍管各宿舍。拾得多的多用,拾得少的自己看着办。(事实证明,学校说到做到,我们宿舍最后又不得不在班主任的带领下补拾了一回)
动员及准备工作很简单,大喇叭里广播了几句,威胁我们要注意安全,不许打闹,否则严肃处理,然后就是自由活动。学校知道,拾柴火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实在是太熟悉太小儿科的劳作了,所以不用废话。
全校的学生在班主任的带领下从学校里蜂拥而出。场面蔚为壮观。
开始还有队伍的痕迹,走着走着就乱了套。
先是工具大展示。大家手里是每个人自作主张找到的认为有用的工具:镰刀,绳子,尼龙袋子,麻包片,最出风头的是从老师家属院里“摸”来的破筐,能交际的还从体育组借来手推车。有不着调的男生手里居然拎着根棍子,倒像是去打狼。大家互相嘲笑又各自炫耀,打打闹闹,如一群害虫一样扑向操场外的庄稼地。
很快,见到了柴火。一块农田里没来得及收走的玉米茬子,这是引柴的首选,既好点又禁得住烧,就是每一个上挂着好多的泥土得敲打半天才能干净,麻烦。男生不屑一顾,几个不愿走远路的女生围过去蹲着去收拾了。晚到的没份接着走。
然后一片小树林开始遭殃了。女生捡地上的枯树枝,男生就直接去树上掰。甚至有淘气的,把绳子抡圆了甩到大的树杈上,套住,几个人合伙一拉,半棵树都成了他们手中柴火,用绳子拖着走。
此外,玉米杆、棉花秸、豆秧子,或者大颗的蒿草,都行。捆巴捆巴,也不管地的主人愿不愿意,不问自取,全部带走。实在没有抢到东西的,还可以到河边割一捆芦苇呢,所以,大家一般都收获颇丰。也有的男生玩一大通后,看谁的柴火顺眼半偷半抢半闹的据为己有。愿意给的就给了,不愿意的就在野地里打一架。
等到天开始蒙蒙的黑了,大家在老师的吆喝下陆陆续续的往回走。这一聚乐子也多了,有的衣服破了,甚至半个前襟都耷拉下来,整个人像个要饭花子。有的脏的像满面灰尘烟火色的烧炭老翁,有的掉河里湿了半条裤腿,女生的头发散乱蓬松,或者手被划破。但是都挺开心,说说笑笑的。半天下来都累了,所以倒没有打闹的了。
至于柴的多少好坏,反倒没人计较了。好像拾柴就是个引子,大家只是以此为借口来了一场心安理得的深秋野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