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人行

(2011-05-28 23:27:32)
标签:

杂谈

我、张老师、王老师,三人曾经是学校的著名铁三角。因为我也姓王,所以称那位比我们大的姐姐叫做“老王”。其实,那时候她还不足四十岁没来得及老呢。小张老师,是一个比我小5岁的小男生,却自然的和我们两个王姓老女人成为好友。

有人说,男女之间没有真正的友谊,只有暧昧的亲近或不暧昧的距离,我们很幸运,互相引为知己而不存非分之想。无论是开始时的逐步走近,后来成为密友,还是至今依然情意绵绵(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EN00SIGG.gif),我们都从未强求过什么,始终遵循着顺其自然的法则。那种同声共气的感觉,那种无论怎样“你都懂的”的互相信任,那种去掉粉饰坦诚相见的赤诚,常常成为我们各自无助时的最有力的鼓励。我们互相知道彼此心中最隐秘的痛、最珍惜的爱,在最软弱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另外那两个人,而且对我们来说也只有来自这个小圈子的劝慰、鼓励和支持才最有效。无论三人之间隔着怎样的时空,一个电话,一声叹息,一次把酒言欢,一场促膝长谈,我们之间就不再存在什么时间的流逝、空间的分割了。

其实,严格来说我们也算不上真正意义的“志同道合”, 三个人脾气迥异,年龄跨度达到了11岁,也没有什么共同的兴趣爱好。

“老王”姐姐是一个类似女侠一样的豪爽的巾帼英雄,校园里经常回响着她招牌一样的哈哈大笑声,旗帜鲜明地反对着她所讨厌的,高调赞美着她所喜爱的。同时又侠骨柔肠,对人极其热心,还会在背人处偶尔会流露出小女儿心态,煞是可爱。详见《有这么一个人》及《不咸不淡》。

小张老弟,是一个温文尔雅的数学教师,写的一笔好字,很有一些艺术细胞。为人和善、幽默,在数学教学上独树一帜,深得学生及家长的喜爱和无限崇拜。据说尤其是学生们的妈妈们。不过,张老师永远是微微的笑着、和善的说着、很哲理的生活着、与他的年龄极不相称地沉稳着。一度,他是我和王姐姐的年级组长,小小年纪煞有介事的管着我们,在别的组长面前调皮捣蛋的我们老姐俩,在他的手下服服帖帖从不敢乍刺。你得知道,老王自己也是多年的老组长,但也不太敢反对他。我自己偷着分析,主要原因可能是怕他生气,那样我们还得自责、难过。

我呢,那时候30来岁,年轻气盛,自视清高,一门心思想离开学校,受挫之后又一头扎进教学当中,上班就整天和学生泡在一起,下班眼里就老公一个人,不太爱跟周围的同事深交,特别是不爱跟那些唧唧喳喳的同龄女老师在一起飞短流长,所以大家也不是太喜欢我。没关系,我正好也不喜欢她们。

但是呢,这俩人,根本无视我一身的臭毛病,一看见我就眉开眼笑,我干点活就不住口的夸我有才、能干,我受人挖苦讽刺了,他俩就说,“挺住,我俩永远给予你舆论上的支持!”有时候我就想,他俩图我点什么呢?这样对我基本是赔本赚吆喝,啥也闹不着啊。正确的解释应该是这样的,上辈子他俩欠我的。

那么,真正让我们走到一起的到底是什么呢?

我觉得,最主要的基调是互相欣赏和认同。三个人都是心气很高的人,虽然表现形式不尽相同。在教学和班级管理上各有一套自以为是的想法,总想走出自己的特色和路子,而这些又互相交叉、互为补充,然后三个人没事就互相赞赏、互相吹捧。嗯,被认可的感觉还是比较惬意的。

其次,三个人都推崇纯真自然的处世作风,讨厌做作的、虚妄的为人。时时处处自立自强,不愿意随便麻烦别人。不嫉妒、不诽谤、不随便传播谣言,不懈怠、不偷懒、始终孜孜不倦。

还有一条,真心的喜欢自己的学生,不分三六九等、不以权谋私、不打击报复,和学生们做真心的朋友。尽量做学生眼中的好老师。带着他们一起疯、一起闹、一起拼、一起成长。

最后一条,我们都以家庭和睦为荣。

现在,除“老王”姐姐还在学校外,我和小张都先后离开了教学岗位。但是,我们三人每年都要聚上一两次,主要是吃饭、聊天。今年,我们第一次决定吃完饭去唱歌。看着彼此在麦克前的表现,大家都表示很惊讶、很新奇、很好玩。同去的一个妹妹帮我们点了周华健的《朋友》还有吕方的《朋友别哭》,平时唱的有口无心的歌词,在那一刻,在三人多年的情谊面前,竟好像被重新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感觉。

是的,朋友别哭,我一直在你心灵最深处,朋友别哭,我陪你就不孤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五月
后一篇:2011年07月06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