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隐藏在胡同里的元代古刹

(2012-12-13 19:51:41)
标签:

杂谈

     这位孙大爷打小就住在鸦儿胡同,今年已经70多岁隐藏在胡同里的元代古刹了。90年代,老爷子一家从鸦儿胡同的平房搬到了新街口两室一厅的房子,把好多人都羡慕坏了,可住进了楼房的孙大爷,每天必然回这儿来遛弯儿,这么多年了一天不落。鸦儿胡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朝。当时的京杭运河直通到什刹海,慢慢的在海北岸就形成了一条小胡同,因为是在水沿儿边上,就叫沿儿胡同,后来传来传去的,成了鸦儿胡同。

    胡同叫什么名字不重要,但这能让搬走的人一直念念不忘的地界儿里,一定是有着让人放不下的东西。在全长820米的鸦儿胡同中,还真有不少好去处,6号院里隐藏在胡同里的元代古刹这座二层的西式小楼,就是作家萧军写出<<第三代>>和<<五月的矿山>>等长篇小说的地方,当年这里也曾高朋满座。如今虽已人去楼空,但那隐约的钢琴声似乎仍然在空中回荡。其实不光是这儿,在鸦儿胡同里,有故事的地方还多着呢。

     早先广化寺里有个的放生池,这水是与后海相连的,站在二层的藏经阁上可以远眺后海美景。如今这山门口的大照壁还在,而放生池却早已难寻踪影,广化寺始建于元代,寺院坐北朝南,主要建筑分为中、东、西三路,中路是主体建筑,由山门、天王殿、钟鼓楼、五佛宝殿、藏经阁组成。广化寺的香火很旺,尤其是到了初一、十五,来这里祈求平安幸福的人络绎不绝。周围的老街坊们对广化寺充满了感情。解放前,广化寺的主持玉山和尚看到不少贫困人家的子女,因交不起学费而上不了学,便多方筹款,建立了免收学费的广化小学,也就是鸦儿小学的前身。今天的鸦儿小学里,几株古树伴着琅琅书声,更多的孩子们在这里幸福地学习和生活。回想善良的玉山和尚,让人感动之余更多一些欣慰。

隐藏在胡同里的元代古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