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通连天下

标签:
杂谈 |
的发展带来了机遇。而早在发射前夕,就有一个人将自己的命运和中国人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紧紧连在了一起,这个人叫周儒欣。1962年,周儒欣出生在河北沧州的一个小山村里,成绩优异的他83年从南开大学毕业后穿上了军装,先后在国防科工委和军事科学院从事研究和管理工作,正是在这里他也逐渐接触和了解到了卫星导航系统。1999年,37岁的周儒欣抱着产业报国的信念,怀着一颗强烈的事业心,带领着20几个人的小团队创立了北斗星通公司,走上了艰辛的创业之路。经过一番调研学习,周儒欣相信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化有着巨大的前景,但是挑战远大于想象。
技术骨干,开始了艰难的技术攻关,为了早日完成打开民用通道的技术研究,周儒欣把实验室当作了家,几乎每天夜里整个大厦只有这一盏灯亮着。虽然周儒欣和同事们倾注全力,但问题还是出现了。为了难题早日解决,周儒欣几经辗转找到了北斗卫星导航专家谈老师,专家的意见为难题的解决指明了方向。最终,北斗一号信息服务系统终于建成,拿到了北斗民用服务的第一块牌照。面对成绩,新的压力又来了,如何让这套系统真正服务于老百姓的生活,成为了周儒欣面临又一个难题。
海港,了解渔民最迫切的需要。走访完渔船,周儒欣又带着同事来到渔民家中,了解渔民家人的心声。带着渔民的心声,周儒欣又找到渔政管理部门,他知道要为渔民解决困难,就必须为他们和政府部门做好纽带。周儒欣带着渔民和渔政管理部门的期望回到了北京后,又开始了船载终端设备的艰苦攻关。2006年,系统和设备终端研制成功,北斗星通成功中标“南沙渔船船位监控指挥管理系统”,这是北斗民用应用最大的推广项目,开创了北斗大规模应用的先河。
人自己的导航芯片这项核心技术,周儒欣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名叫韩绍伟,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卫星大地测量与导航专业博士学位,他是美国一家世界顶尖的导航芯片公司的研发人员,在行业内有很高的知名度。周儒欣一连给韩绍伟写了5封信邀请他回国,随后,周儒欣还飞往美国,和韩绍伟当面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