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视竞争 2

(2009-07-14 19:49:10)
标签:

文化

(接上篇)

 

二、要知道节目的参与者也就是嘉宾在想什么

 

制作一个电视节目,除了导演之外,还有很多参与者,在这些人中,最重要的,也是最核心的,就是参与节目的嘉宾,从某种意义上讲,嘉宾是否出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节目的成败。

 

嘉宾表现的好坏是由嘉宾自己决定的吗?

                                              

经常有导演说,这个嘉宾不会讲故事,这个嘉宾不能说,这个嘉宾没故事等等等等。

 

到底谁是节目成败的关键因素呢?是嘉宾吗??

 

我认为,最关键的是导演,一个嘉宾能不能说,会不会说,有没有可说的,是导演对节目驾驭能力的试金石!

换句话说,就是导演得能知道嘉宾在想什么?

 

有的导演在采访中抓不住重点,对嘉宾的经历缺乏探究,满足于一知半解或者是道听途说的信息,所以他选择的故事是嘉宾不愿意说的;

 

有的导演是先入为主,带着主观的定式去采访,不去了解在嘉宾的生活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到底有什么故事,而是去找那些自己想要的故事,这和纪录片拍摄的主题先行犯得是一个错误,所以他选定的故事,嘉宾不会讲;

 

还有的导演对生活的选择能力差,采访的资料很多,但选不出好故事,他选的故事,是嘉宾不爱讲的,或者是在别的节目中讲过多遍的,谁愿意在多个节目中老调重弹呢,那不是浪费时间吗。

 

所以才会出现

节目冗长,故事乏味

自说自话,自我欣赏

或者嘉宾干脆爽约,玩失踪

那时最难受的是谁啊

不还是导演吗!

 

那你早干嘛去了,干吗不多做做案头呢,你不知道嘉宾在想什么,那么同样他们也不知道你在想什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电视竞争
后一篇:电视竞争3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