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2000年9月,我拍摄了申奥纪录片《走向圣火》,其中要表现申办奥运过程中的各种重大事件,而张艺谋拍摄的《申奥宣传片》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我约好对张导进行电视采访,让观众了解我们在申奥过程中所作出的一切努力,因为当时能否申办成功还是一个未知数,所以我们的片子也成为了一个大悬念,让观众高度期待。那天张艺谋导演正在长安街招商国际金融大厦的天井,拍摄申奥宣传片男孩轮滑的画面,我们到达的时候,他还在聚精会神的看监视器,得知我们的到来,就说先接受我们的采访,待会儿再拍。
那时候我拍摄纪录片还挺有追求,尽量真实、生动,收声效果逼真,但不露话筒。我问张导:为了采访效果,我能否用大力胶把无线话筒粘在他的胸前,这样声音又好,又没有摩擦声,张导二话没说,就要脱他穿的T恤衫,我说:不用不用,我们就这么粘。我当时就觉得这套他熟,而且特尊重我们。
在以往的采访工作中,我们都会先和被采访者聊几句别的,松弛一下现场气氛,缓解一下被采访者的紧张情绪,同时也让他在很短的时间内熟悉一下镜头,然后再进入正题。而那天的采访,不是张艺谋紧张,而是我特别紧张,开始先聊了几句别的,完全是为我自己放松情绪。我还记得当时我用陕西话说:“我和你是乡党,也是陕西人,华县的,距西安45公里,你是咸阳的。”,张导也马上用陕西话回答:“是吗,咱是乡党,华县是个好地方。”并马上伸出手来和我握手,其实我压根就没在陕西生活过,会说的几句陕西话还是跟我那几个堂姐学的,但骨子里还是陕西人,爱吃面条。
之后我和张导说明了我们的来意,张导说:记录申奥的历史进程这很有意义,我一定配合你们采访。我问张导的问题,都是当时群众特别关心的问题:
“你准备怎样向国际奥委会来展示中国的形象?”
“如果申奥不成功,大家可能会埋怨你宣传片没做好,你有这个思想准备吗?”
“在这么短的宣传片里,你将怎样融入我们的申办理念?”
“如果申奥成功,你想成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导演吗?”……
张导挺实在的,而且特别深刻的阐释了微笑将成为这部宣传片的灵魂,通过微笑,向全世界展示一个开放的中国的形象。当然他也很有压力,因为万一申奥不成功,他也会遭埋怨,不过他有这个思想准备。我当时觉得,他挺镇静,心里挺有数的,是个干大事的人。
采访结束时,张导应我的要求,和那个保安同志合了影,我还向张导提出要一部分他拍摄的胶片素材的要求,他马上就答应了,而且第二天就给我复制了四大盘带子,他也问我要了一些群众参与的镜头,我就把我们拍摄的老人们登长城,宣传申奥等镜头给他复制了一盘带子,后来我在张导拍摄的申奥宣传片中还看到了这些镜头,心里还挺高兴的。
北京不仅申办成功了,还成功的举办了奥运会;
张艺谋也成功的导演了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
微笑,成为北京人的礼仪标志,从申奥成功直至今天,洋溢在全城的各个角落;
我想张艺谋导演也该笑了。
张艺谋在朝阳公园指导彩排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