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老夫子的精神简历:“吾十五至于学,二十而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不知道这些话是他什么时候写的,想来应该是他暮年垂老的时候自心里发出的感慨。我有些疑问的是,难道夫子没有迷惑的时候吗?我快三十岁了,据他的时间表,我应该到了“立”的时候了。可是,我依然迷茫,找不到生命的方向。我自己理解,“立”也就是树立的意思,也就是说在三十岁的时候人要找到人生的方向,至少也要确立一个人生的目标。
我并不是找不到目标,定不准方向。因为我的目标太涣散,方向总也定不了,我认为我没有在心中明确“立”的概念,精神层面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与大家和大家的后代共勉:
其一,目标和方向的决定多半取决于兴趣。本人兴趣太过广泛,原因就是,好奇不但害死猫,也害死人。有广泛的兴趣没关系,但是务必要找到自己的优势。我们可以是一支拥有好大尾巴的飞镖,不管尾巴再多,射中靶心的永远是一点,记住,永远是一点。
其二,“凡是有理想最后没有实现的,不是因为笨,就是因为懒”。追求安逸是人类的本性,也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我追求过很多梦想,总也没有实现的原因就是因为懒。我没有持之以恒的气质。我找过很多借口,诸如家庭环境、社会背景、教育制度,甚至责怪我的星座和血型。可笑的不是我的本性,是我根本不想承认我的本性,也不想改变我的本性。
其三,不断降低自我满足来迎合安逸的现状。斗志最大的天敌就是安逸,我在不断的努力中慢慢适应了毫无进展的生活。我饿不死,也撑不着,能怀念过去就绝不考虑将来。在羡慕富足和怜悯穷困的过程中,自我解嘲的生活着、快乐着。
我争取尽早克服以上困难,如果朋友们也受此困扰,大家一起努力吧,为了我们的生命,也为了我们的后人,让我们尽量站的高些,再高些。
三十而立,我,三十而没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