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袖珍

(2021-04-23 09:12:51)
分类: 中华传统道德文化学习
袖珍

  每天都两点一线,走那一条路,今天特意拐个弯,从古城墙下的小巷穿过。在古城里走的时候,看着高大的木棉花树,清新的古城风貌,想起了许公颖,那个建造了这个袖珍古城的清朝官员。他实事求是的因地制宜,最后决定不围城建大城池,大部分钱取去筑了急需的堤坝,一部分钱建了这个小古城,为什么这么做?城再大,也抵不住台风,城围得越高,越毁渔民生意,这个地方,毕竟是渔乡,人们一方面受倭寇之苦,一方面受天灾台风之苦,光有一个大城池有什么用呢?可是领导们做事粗糙,没有调查研究,就决定建一城就好,认为建一城就可以解决倭寇与天灾之苦,实则不过是想借大工程,中饱私囊。许颖为此也是患得患失,又怕得罪上头掉脑袋,又怜百姓疾苦,最终还是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冒着大不韪,建了这座小城,而他自己则畏罪自杀!

  如果他不是生活在那个贪污腐败的清朝庭就好了。可惜啊,生不逢时,做对的事,却得错的结果。但人们还是记住了他。现在想来,在那个时代,能够最终战胜自己,以为民为主,实在是值得大歌颂的,如果不是一出潮剧《古城风雷》告诉了我这一切,我还懵懂着,不知我所处的这个小城,原来还有这么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当一个时代,所有的人都有公心的时候,就不会有这些冤枉了,大家做事,会更有干劲些,也更容易些。你看,许公为了做一件好事,还得受那么多心灵上的折磨,最终,还是挡不住贪婪的上级们的构陷,悬梁而逝。惟公心,可以一矢中的,不走弯路。可当不幸生在集体腐败不可救药的时代,再好的官员,也要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也就难免因战不胜这心魔而陷在污垢中,任贪腐盛行,自己也无法独善。物极终究是必返。曾夫子说了,中国毛病就是情绪总向两极分化,所以才讲中庸。我们说同富,就是讲中庸,两极分化的最终就是不是因太苦而揭竿致乱,就是因太淫太乐而腐化堕落引起不满,都不吉祥。惟大家都差不多,平川万里,都知进退,才可以旷宕胸怀,啸行无阻。何以求大同,为了生之活舒畅,而不悲。不是吗?

  要珍惜美好时代。让我们生活在可以做实事,又不用担心无助无益的开明里。让世间再无许公之悲,而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乐”!

  小小古城,袖形其美,小而大之,大而小之,无不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