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静久自成僻

(2021-03-05 09:54:55)
分类: 散文随笔
静久自成僻
  读文如观人。有的人讲话,是眉飞色舞的,仿佛生活中一个开朗大气的人,浑然无惊,大咧咧地引经据典,不象我,说完总会有些敏感地自我回味一下,在意一下别人的观感,这是现实中的我。
  所以人真是不同。
  我是越发地不愿在人前说话了。因为总感觉到,说出来的话,不管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其实并不能带来多少安宁。惟一的乐趣,是用文字,雕一雕自己的思想,融合贯通一下,所思所闻。
  是不是别人也有我这样的观感呢。静久自成僻。不用人囚也自囚。这是自然而然地转化。多少回也想着,转个弯,就是另一番可以大咧咧说话的环境了,但还是顺着心,喜欢了幽清。
  人,都有抉择。最后各取所需。各取所乐。最爱这人间,还是可以坐在明窗里,听音,感风,并不真的就会寂寞。只是偶尔会羡慕那些自由自在地欢声笑语。但人就是这样,圈子对不对,决定你的舒适度和圈子的舒适度。有时想,不那么敏感的人,是有福气的,钝感比敏感好,如果不是在大事上,何防钝感。但有些如慢火慢熬般的针刺,于一个敏感的人来说,更容易让之受伤。皮糙肉厚,毕竟好象要天生--然则岁月终究也会让我们变皮糙肉厚,因为历练,还有接受,或者就能让敏感的心变得钝些。那,却也象失了灵性。
  所以,什么都是有两面的好坏的。由此,不能不叹息。而这是真实。
  把自己放在朝气里,自然而然地,就要因自己的品性,寻求清幽的脱俗--静。然后,看些不用跟人面对面的社会话题。有了自己的理解。这种感觉最好。理解是自己的,诉之于笔端,也不怕当面的驳斥与脸色。其实我们常常不愿自己投之于现实的,是让人不乐的。但思想这个问题,象百家争鸣,总有同与不同。有了不同,自有不乐与脸色。一纸相隔,可以化了冲突。那些看后的不乐,终究也会最后化为自省。互相选择到了对的方向。这是另一种沟通的温和。
  放到世俗里,多少彼此不同引起的没有修养。总是你温和时,别人在对你冲冲地说话(这是一种故意的恶),结果是你一怒,战斗就爆发。好是,选择离群,你就可以不受干扰地优雅,安娴。人与人啊,缘份这两个字,真的是决定性的。没有缘份,怎么都是互相地难融。但你有时也想,走出去,其实,你也许也可以象你的文字里的自己一样从容地找到自己的群体。这走出去却谈何容易呢?
  江山代有才人出,一山更比一山高。坐着欣赏便是了。然后学颜回,一箪一瓢皆自乐。飞鸟的翅膀,要不要飞,也要因时因境,顺势而为。梦中。总见鸟飞。观鸟,真是自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降落伞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