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形与无形之间
(2020-03-03 09:40:08)分类: 中华传统道德文化学习 |
又开始有了吵闹声。
知常。这就是这里的常态吧。生活与工作就是这样。
观察人家的处理能力,能抓住肯肇否。能如庖丁解牛否。
然后,还是做自己吧。
高处有高处的烦恼,低处也有低处的风波。安静,只属于修行的心,不是环境。
跑得太快是不大好,会跌大跤,会跌出伤。跑慢些,心里急,因砂。可毕竟伤少些。只是又象是一种煎熬。目标就在前头,却跑老半天都跑不到。还要小心应对砂给自己的不快感觉。
可急有什么用。既然这些都是常态,那就以平常心对之吧。
世界纷纭。不自信的人才要努力在让自己觉得有自信的那一面孤峰独起。走极端是可悲的,最后,也就穷得只剩那座孤峰可以炫耀了。
有人说,你爱好真多。爱好多的人知识不精,但也有好处,象个笨人,慢慢的结网,开出一片自己想要的园子,种了一些自己想要的花草。然后,随喜,让它们慢慢的拨长。没有特别出色,但只要持恒,总有一天,自己的心园也会光彩夺目,而且没有过于锋锐,而是柔美光耀。
这是我慢慢走来的感觉。
依然觉得,只有一种爱好与可傲之姿是可怜的,当然,如果从艺术的专精上来讲,你得有一门是专注地发力的,但当只有一门……那只能说科技。我讲的不是科技方面的,而是一个人的自信,一个国的自信,自信在哪里,如果只是自信于有武力,那不过是武夫。我们要自信于浩瀚的星宇,璀璨的文化。它是刚柔并济的,象一个完整的,健康的人。
我现在只需要学习耐心,学习不烦。学习面对那些啁啾的自由调不被刺激。
心静真是不容易。因为人在环境中。为什么修行的人要闭关。闭关就是把所有的纷纭关在门外,只剩自己跟自己独对,物我两忘。但,孤独惯了的人一入世,也许会不耐于尘埃纷纭。所以,大隐隐于市,也是有道理的。当你不习惯,你就会烦,你习惯了,你就能从容应对。一堆乱麻在你面前,总会被你耐心梳理好。
我们的白发时生,操心了。
我忽然觉得我好傻,我们都好傻。都喜欢操心。仿佛生命活力就在于会操心。
但有一天,人们也许会感激我们这么会操心也不一定。
只是,我们都白发生了。时间依然最是厉害,当我们在雕琢世界时,它围着我们转,在雕琢我们。当然,很多人只关心它对我们脸上褶子的雕琢,却没注意,它陪伴我们从空走向空的每个节点,不仅仅只是在雕琢我们的褶子和形体,还有更多的无形。
相对于物质,我更喜欢无形。它跟天空一样广阔,和宇宙一样无垠。可以回味无穷。
(我决定狠狠地爱你,人家越不让爱,我越要爱,这才是我。气死那些不让我爱的人!一想到把它们气死了,我觉得真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