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舜,神游在九疑山中,追古怀思,观听九峰九水悄悄诉说着古今的思绪。
《郡国志》言,九疑有九峰,九峰之名,仿佛就是舜的家境与大业之另类阐述。丹朱为第一峰,丹朱为尧子,竞立名与舜为伴,是意若何?以名永与德高望重的舜相伴,是否也是对舜继承乃父德业之一种敬爱。石城楼溪两峰,又仿佛是舜一家的住宅区。娥皇峰有春月百鸟生卵之象,春季百鸟来仪,在此结巢生卵,人取卵必迷路,还之不迷,又仿佛提示娥皇之爱子护犊之母仪天下心(后知娥皇为元妃,次妃女英生商均)。舜源峰多生紫兰,紫为祥瑞帝气,王歆之《神境记》言有峰望之乃似人形,映出云端如玉积,高于诸山,应就是这舜源峰吧,因它是最高峰,遐想,比之为舜,是怎样的动人的神韵呢。女英则应该是舜的最爱吧,否则,舜墓所在的峰,不会以她为名,那是怎样一个女子呢,忽然想到我的小荞,我意象中的荞蕙,莫非是冥冥中的娥皇女英在骨血中的信息传递。箫韶峰应该是纪念舜之爱音乐的,仿佛可以看到,舜与娥皇女英及自己的孩子商均,吹箫引凤,鼓琴瑟欢娱的天伦之乐。其弟象似乎在其殁后到此峰下耕田养鸟,伴守他终生,诠释了德不孤的感召之力。至于纪峰,正是纪念舜在位时任用皋陶制刑律纲纪的明德吧。纪林峰也不知是因何而名,讲到周义山开石函得李山经,得仙,又似有感仙逝而为纪之意。《神境记》曰九疑还有青涧,中有黄莲花芳气竟谷,莫明让我想到姚黄二字,后世姚家产出牡丹花王,似也有征兆。
由九峰之名,已可以想象舜天伦之境是如何的。一生功德化为天与归地的如仙境界,后世也千古膜拜,可见,人做了什么,三尺之上,都有神明以记之以报之,也自有人心以洞明分辨之。
遥想,品读,心里仿佛也有春月生,百鸟旋集,紫兰花招摇在最高的峰峦,天音箫箫,黄莲花开,香气盈谷……
书曰:九水,七分归北,二分广南,一切仿佛有定。
读书以记,古圣先人之形象仿佛栩栩在眼前,喜欢这神境。叩首稽拜。感谢这冥冥中的一脉相连,以生为华夏子孙为幸。
我一点一滴地咀嚼
古老的源泉,
甘冽,
沁脾。
天之水,
绵绵千古。
爱之念,
千古绵绵。
不贪,
每天亲近一会,
就仿佛,
亲近最原始
的祖先。
回味,
让那芳香沁入肺腑,
渗在骨血,
以追古怀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