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变能力
(2018-11-21 17:35:45)| 分类: 下乡感事 |
去探一家商铺,关于摩托车的。这些年禁摩,对他们的生意是有打击的,为了要适应这个时期,他们开始想过渡到另一种行业,于是兼卖其他生意。依然觉得受到了冲击,起色不大,继而改造老房子,准备将来当房租,以确保晚年,老板娘也闲不下,还做些网店生意。
经营头脑很好,就是为了适应环境,绞尽脑汁,瘦了,憔悴了。我心里不由有些不忍,的确,改革触及了一些人的利益,使他们原本认为安稳的不再那么安全。人,就图安全,为了生存,不容易,所以,要改革进行顺利,的确是不能强矫,得给人有生存下去的空间,变换的空间。原以为给了这空间就好了,结果还是感受到了,受冲击带来的心理压力与不安全感带来的强迫性地更想赚钱!本来也可以不这么累,儿孙自有儿孙福。可中华传统,就是为儿孙积蓄。所谓积福,好象浅显的来讲,就是给他们留下让长辈觉得孩子可以安全过一生了的资产,自己累死累活,到底没享受多少。自然,有所积累,也必有属于世俗进入有资产的阶级的光彩--想保有过去的资产与安稳也是人的一种常情。
社会总在变化的,从驴马交通,到自行车,摩托车,公交车,私家车,火车,高铁,飞机……从柴油汽油到电动……你没办法不经受改革,因为我们必须适应环境也创造环境,必须能好好生存,那就要不停地去改掉那些不利于后代的,不停地创新,又不断地在过程中纠错!象现在,汽车也在谋求变成电动车了!
心有不忍,但很多事情,都是自然而然的,时事到了一定程度,就会自然的改变。身在其中,不由自己吧。只能适应而改变,再与时俱进。固执不思变,最后只会吃亏。伊人还是有前瞻眼光的。适应而变着,为伊祝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