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与现代

分类: 中华传统道德文化学习 |
看电视剧里的古人,进退皆有礼节,认真到一丝不苟,且十分惜言,商讨完毕,不会多说一句话,告辞就去。
看现代人,进退却都自由随意,商讨总带着些杂七杂八,本来不必多言的事儿,要扯上半天,磨蹭一会,到钟点了才分散。或者真无趣时才会散。这就造成了小道消息和失言之事此起彼伏,显得人很没节制和无聊。
可是,现代人要象古人一样,商讨直奔中心,讨论完就不再多言,告辞而去,一定会被认为严肃,骄傲,瞧不起人,或者做作……有人一定会说这人真让人不舒服。
近日双泉又立孔子像了,不喜欢孔子的礼教繁琐的人,又要大批封建了吧。受了西方的过分自由影响的人们,不爱孔子的“假斯文”,所以觉得孔子好可怜,好也是他的,坏也是他的,要尊他就立像,要倒他就砸像,全凭后人喜乐。不象观音,千古人喜欢,没人说坏话!
我辈学儒学,也象孔子一样命运。所以,有时挺可怜孔子的,至圣先师,竟然这般命运。万般烦恼皆自招,如果不是一片孤忠想改变乱世,想让乱变成治!
善恶有因,万物自调,怀矫正人之心的圣人行礼法一认真,便成了这般下场。惟道讲规律与自然,规绳的运用,就是舒缓有度,让万事万物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进行自我调解,相互影响,达到最终的臻于胜景的自然而然和无为而治。这也就是孔子眼中老子的形象,如龙的存在,但又见尾不见首,变化莫测,以龙的形象规矩了一切变化和存在。
尊孔抑孔……其实说穿了,百家争鸣,取其精要,能为我用者,能让我境趋善者,就可以一用。所以,人心与天地,也是因势利导的,看形势取舍百家学说,权衡间的灵活。存在必有原因,也有价值,全贬孔,全尊老庄,全爱释氏,都是有毛病的吧。孔讲规约,好比身体,老庄讲精神,好比灵魂,释氏拈花微笑,好比人有仪。真是不能贬此抑彼的,缺了哪个都不对劲!这才是真正的中华学说。不能仅以封建两字来定孔子。
人若有仁,礼自然而然在举手投足间。只因缺仁无义,才要推崇礼,那是当时的择取。代代传承,则是规之于礼使莫乱,进而取仁,取义,取智,取信,取德!反过来,德有了,仁义礼智信,会没有吗?正来反去,都为的人们能好好生存。人心向善,就没有那么多龃龉了!
可是我们在现世却总是感觉到被打破被击碎的痛,并因此生出焦躁,做出错误抉择。击砸孔子的,最终还是击砸到了自身。不讲规矩的,最终还是被潜规则害得一边忍受一边骂娘。哪个在潜规则中没有骂人并且感到痛的呢,真的只有潜规则所讲的潜,才能生财生荣耀!?它同时也生伤害,生痛。真的人权就得大讲潜?隐?私?其实,真正的人权应该是在规矩里安全没有战乱地活着吧,人人都能安居乐业,休养生息!我们欢迎监控,是因为潜规则失了控,使道德丧亡,使邪淫横行。我们执行监控,不过是在举直错诸枉罢了。一切都为了让它回归到正道,当道代入众生的心灵,自然而然,也就不需要这般刻意地去监控了吧,人人都有道德,自然就能无为而治。
总之,潜的,假的,伪的,都是没道德的,有问题的,还在维护它,就说明有问题了!以潜,假,伪为美的,本身的批判就没有说服力。只有晒在阳光下的,大众感觉到科学且赞许的,不会觉得痛的,才是有威信有说服力的吧。
是现代是封建!不能随便地一概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