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才说了气候比我还急性子,这么快人们就进入夏天穿起短袖子!正一边惆怅新春裳还没机会穿,一边也换上短袖子,不想气温便又降下来了,这时节,穿春裳又合适起来。季节虽小有操之过急,还是能稳当调整的。
我却有些无话说了。只感觉着脚一天比一天好。身体由于多坐少动,不免还是有些儿腰酸背痛,整体也因脚日渐好起来而心情不错。
每日里还是平心地继续把六十集的《将军在上》看完。故事塑造了宋仁宗盛治时代的天下兵马大元帅女将军叶昭的故事,很合我口味。我就爱看些巾帼女英雄的故事,很容易就让我这个生活中平凡的女子换位而入,仿佛我就是那个英姿飒爽,把男的女的全迷倒的女将军一样。故事虽讲了离间计在政治与家国中所起的厉害的作用,显示了家国中的人和的重要性,但也塑造了南平郡王从一个市井混混纨绔子弟到娶了叶昭后一步步显示了一个宗亲与男人的担当的迷人形象,开始只觉得刘太后以刚柔相济把最威猛的活阎王叶昭配与大宋第一美男子(因长得美会跳舞老被其他纨绔调戏)有点意思,叶昭也有意思,居然满心欢喜,因为嫁得人长得美,便乐呵呵地嫁过去,一点不在乎他纨绔之名!她就是好色,常在战场上,特乐于看到生机勃勃的五颜六色(感觉这个角色真的有点象是照我的爱好写的,编剧真有意思~~妄想一下)。仁宗的出身,施政,情性也基本按史去编,照顾了下野史狸猫换太子,想象发挥也合情合理。
大宋朝本来自黄袍加身的马上皇帝赵匤胤,烛光斧影后,北宋皇帝便多为其弟赵光义的子嗣。然后还是延袭了赵匤胤杯酒释兵权后的抑武修文政策,饶是如此,武将比之于文臣虽少,还是涌现了家族名将杨家将,岳家军等忠臣,奇怪的,同时代抑制女性的大宋,居然又争气地屡出贤后与女将军,所以说,越压抑越有骨气,越显中流砥柱之好。就是常常过偏。而且因抑武,武将便有些少,所以大宋朝经常搞和谈,而不是象另一个有偏元朝,一打打到欧洲!
但与穷兵赎武带来的兵之不祥不同,讲仁治和治的仁宗朝,让老百姓有了近四十年的和平岁月,经济也空前繁华,他死后,连他的敌人耶律洪基也为他痛哭。和平不易,所以那些为时代带来和平的,便更显可贵。
但正如英明君王所言,能和平最好,若非得打,我也无惧!这应该也是因抑武而积弱的宋室子弟最后的担当。只可惜,长期内斗党争和抑武,最后还是造成了靖康耻,令我大宋女儿在铁蹄下蒙辱。满朝男儿不丈夫,挽狂澜的居然是女将,贤后。所以,文武并治,刚柔相济,不偏爱一方,才是科学的。刘太后的智慧成就了仁宗这一位仁孝的君王,在剧中,也成就了叶昭与赵玉瑾刚柔相济,文韬武略的伉俪情深,并屡屡力挽狂澜,助仁宗走出祁王叛变的家国危难之中。
自古忠臣因无私而不会明哲保身,八面玲珑,便容易得罪私心重的同僚而成众矢之的,如叶昭,也如改革变法之忠直范仲淹。当他们在保家卫国,为国家昌盛改革图新时,那些私心重的臣工在拆台,在构陷,在通番卖国,就为一点贪婪与权欲,而致国家百姓安危于不顾,他们死后,谁会为他们掉一滴泪呢?也只有杨家将千古传诵,仁宗获敌敬而泪落。
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天下有担当的男女敬一杯水酒,愿我中华,文治武功,样样精华,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昌盛吉祥!
且行且珍!笃毅勇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