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僵化担忧的一点浅思与建议
(2018-01-17 10:28:46)| 分类: 中华传统道德文化学习 |
说实在的,我也害怕僵化的思想。就象那些有涉及到文革题材的电影中的样板式的定论,但凡有人揭发,就非黑即白,言语义正词严,而结果置人于死地。这种僵化充满了死亡的气息与叫人心酸的无奈,它代表着的,正是糟粕的世俗。
我们维护权威,是因为要让正义有可行的轨。而权威恰恰不是来自僵化,而是来自实事求是。也就是来自对真实的尊重与寻求。而最终的权威,还来自我要你生,而不是要你死的悲悯,所谓治病救人!
因此我们是反对僵化的,僵化于教条,僵化于黑白,而没有悲悯,那是会走向错误的。我们在这个维护正义的过程中,一定要慎重地思考,一定要既尊重事实,又想着最终是要治病救人,而不是一杆子打死,以此来避免被愚昧所裹挟,酿成灾害。
所有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救人,为了叫悬崖边的生灵勒马,使他们重新归于正途,而不是暴动与挟私报复。
《知青岁月》中的领导人在他的同事与战友的眼中,是头脑灵活的,他不僵化。他热爱思考。而且他也说过:我有错,你们给我指出来,我会改正。我对的,你们一定要不打折扣地去执行。领导人所在的党是一个讲究实事求是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党。这么多年来之所以能一路走到现在,正是因为有这些理论的指导,惟其实事求是,才能公正,惟能批评与自我批评,才能涵养心胸,不断发现错误,并改正错误,最终达到制度与人文的不断完善。这是这个党之所以有生命力的原因。摒弃了这两点,我想这个党走不到现在。
人也是一样的,必须透过现象去寻找本质,也就是真实的东西,必须懂得思考,而不是不问糟粕,全盘接受,人云亦云。必须能有接受批评的胸襟,这样才能在虚怀若谷里,不断补充新的知识,达到日日新的生命鲜活性。否则,自我闭锁在以自已为中心的刚愎里,就很容易出错,很容易静止地想事情,也很容易因此走向腐化,因为死水不流,活水才是澎湃而清净又能润万物的。
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僵化,要在实事求是的真实里,灵动自在,择善取舍。征途不易,祝福走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