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与福利待遇的区别

分类: 中华传统道德文化学习 |

精准扶贫应该用在扶助他们就业,医疗和脱贫上,而不是两项补贴的福利精准发放上。我不知大家是不是理解错了这最初的努力,就是想让社会最低层的残疾人得到一点被重视被认同的温暖才那么积极努力地去宣传请广大残疾人朋友来做残疾人证,好因此得益。申请这福利的一开始,残疾人们并不相信有这样的福利好处,也羞于让人知道家有残疾人需要照顾,他们的苦只能自己默默忍受,所以一有点别人的关爱,他们显得那么幸福,家长们也如释重负。人生就是这样,往往在最贫瘠的地方,一滴甘露就足以让他们觉得生活美好起来。
当然,我也希望所有的人都身心健康,所有的残疾人都自强自立。但人生就这样,局限决定能力与需求度。
扶贫就是让那么一些有扶助可能的,落后的人赶上来,一起参与到社会中来,分享社会的成果,与大家共同富裕。精准扶贫对于防止浪费,提倡节俭与防止弄虚作假是有大用的,但我认为应该有所区别。两项补贴是给残疾人的暖心包,不是扶贫包!扶贫恐怕不是这点福利就能完成的,比如就业,比如医疗,这些都要花大精力大服务去跟进的!是要授之以鱼,也授之以渔的,并要综合判断这个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庭的可扶持度,若是他们没有自我解救的能力,就只能靠爱心扶贫,即保证他们不饿死,有所住有所穿,心灵温暖健康。判定为可以服务他们就业脱贫,则要做到尊重他们的意愿,帮助他们择业,帮扶他们,帮他们协调一些难题,以此达到精准扶贫。故而,精准扶贫绝不仅仅是局限在低保和低收入,好多低保低收入只能享受福利待遇,他们没有工作能力。而有工作能力的,就可以定为精准扶贫对象,但别忘了,也给他们个暖心包。相信只要政府在其他地方开源节流,给这些残疾人这么一个暖心包,应该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好多人只想到自己的风光有利和趋官近贵,在给苦命人的关怀上,却很吝啬。
确实真要做到两项补贴精准的话,那么,对那些没有劳动能力的低保低收入残疾人,两项补贴的扶贫金额则应有所提高,那将更是一个精细的工程!
残疾人大体有两种情况,一种丧失劳动能力,一种具有劳动能力。精准扶贫,应从这两项上加以判别,没劳动能力的福利要高些,有劳动能力的,福利小些,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这样才是真正的精准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