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

分类: 散文随笔 |

逛商场,逢着那位拜佛的女子。想想真有缘,这么大的一个地方,也能逢着,我想逢的,却似乎从来都没再逢过。
人不多情,似非人。人太多情,累自身。所以不爱深。爱浅。为深而流的泪多了去了,如今只在浅尝里觉安祥。
逢时高兴,分别却也淡然,没有彼此相邀。终究觉得邀无可邀,彼此都不想太近。
她也是单身。单身的好处是自由,但她将日子安排进佛国里,在那里求得心灵的安宁。我却是俗世世外两重天,由着自己安排着。我从来不愿深入,不管是世外,还是世间,我深心里有点怕深的东西,总是浅尝则止。
不想深入,有些东西却如影随形。不想深反倒深了。人情就是这样,想不到的,自然而然,想到的,永象在前方诱你,或者就是这诱,让人不断去创新,去改变吧。
2
和孩子去了快乐茶馆。有点广州茶馆味道。热闹,人们多爱点小蒸笼。孩子也喜欢。坐在那的感觉很舒适,热闹又不相交叉,让人感觉到无锋芒的温暖。
回来时想到人活着,需要的到底有多少。我们能吃的,能穿的,应该也不算多。现在人们生产的关于衣食的东西,琳琅满目。可以说,吃穿是不愁的,人们饿不死,只要有工作。当下人们最想要的,应该就是车子,房子。车子倒不是十分需要的,车太多的世界,开车也累。所以城市的发展最后应该还是以公交为主,私家车不过撑个人的体面。
但房子却是人人必须的,没有自己赚来的房子,永象在寄人篱下似的。所以一代代的父母,都为能为子孙留下点产房让子孙有遮风蔽雨处而努力。当下的年轻人,也应该会开始在“啃老”的嘲讽声中,想着独立了吧,想着自己能有这能力去,其实这也是一种传承,他们终也会如我们的父母,为能留点资产给孩子感到有成就。谁愿“啃老”呢,那仿佛是没出息的。
3
又想起那天和同事逢着有事,偶坐在一起的谈话。同事是认为有才华没口才没用,书读多也没用,最主要是能在社会上游刃有余。意思也不外是要能混社会。我说,咱们这一代才有幸可以混一混,敢闯敢混,最终还是要真正的眼光与知识来补漏修葺。其实这世上能混成功的人是很少的,有资料显示,地球上的财富掌握在10%的人手里,50%的人还在受穷,这说明,大多数人就算敢闯敢混,也还是没混出啥成绩来,真正能成功的,绝不仅仅靠混。话说回来,咱们就是个泥胚,是过渡者,要烧成好瓷,还要看那些扎实的大师与胜于蓝的后来者了!
同事终是表示同意。
时代是在变化的,一代一代就象海上的一层层波浪,前面的波锋过了,后面的要继往开来。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代接续一代,才有别开生面,才有到如今的不仅止解决吃饭问题,还进一步推往了城市建设与精神文化层面的相交融。
没有哪一个层次是完美的,只有拓荒者,奠基者,建筑者,象建台阶与高楼一样,一层层往上垒。直到手可摘星辰,天地具清明,无寒士再咨嗟……真能这样的话,按需分配的时代,还会不出现吗?
人类能想到的,其实都能实现。只是一个信心问题。
4
我想逢的,久不曾逢,从各种人言与只言片字读来,悉其情性,知其安稳,便也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