掠鸟捕景

标签:
佛学 |
分类: 散文随笔 |
站在高处俯瞰,觉得世界真美好。这里是掠鸟山,据说是濠江海拨最高的山。站在最高处,可以看到原来的达濠,河浦地区,还可以远远看到潮阳。上山的山路曲折蜿蜒,时而高时而低,和东湖岭不同是,一路上只有一丛丛的芦苇挺着白穗在风里欢迎你,没有涧水潺潺。倒是意想不到的,在走过好长一段曲折山路后,突然出现了一汪明湖。湖水很干净,没有风景区人们来过留下垃圾的痕迹,连一点落叶的痕迹都没。湖边有石阶,古人们一定在这里浣洗过衣裳。
太久没运动造成我走起来慢慢悠悠的,一边走还一边觉得小腿上的筋被拉伸的酸麻,忠哥就厉害了,专门在身上背了十几斤的负重,还脚步轻健。也只有走过了一半,我才渐渐适应,小腿儿的筋被拉伸得习惯了,身上的血液仿佛畅通无阻,脚步才渐渐轻盈起来。下山时我觉得两手血液充盈,指甲非常漂亮,十指再不是干巴巴的,这就是运动的好处。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山顶转过一片清幽的竹林,居然出现了一茬寺庙。绿瓦白墙的,十分清旷漂亮,空地上还立一高几丈的标杆。主寺是莲花寺,其右边有梨山老母庙,其左下方是青锋寺,里面供的是一位元帅一般的天后娘娘。
寺院真是清净,只有小几撮人来拜祭,想是潮阳那边来的。有一条绳索上挂了两三件僧衣,表明这里还是有守寺人的。寺院的浮雕很是特别,其他寺院的柱子盘龙都不是很突出,也很少雕凤的,这里的柱子盘的龙很是生动,门壁上还有浮雕的凤,并伴有用金粉画的凤穿牡丹图。
我不由得揣度起那青锋庙里的天后娘娘是哪一位,估计不是妈祖,因整个大殿布局象一个帅营,有十八般武器,门前还有青红两个小鬼,堂上站着四位仙女两位罗汉,左右是两位男性大将军。那天后身边又有四位小仙女。真是跟别的地方很不相同的。联想到右上方有梨山老母庙,我不由得想这一位会不会是樊梨花,因她是梨山老母的弟子。庙左又有南天门伯公庙,庙前有双白虎坐卧,似很驯服。隐约记得在哪部经里听说有白虎听经感化的。但樊梨花嫁的夫君与公公据说都是天上的白虎星下凡!
只不知那莲花寺里供的又是什么。寺门虚掩,出于虔敬,并没有推门细看,只在门外香炉边朝拜。不管如何,在高山顶突然发现这寺庙,觉得真是别有洞天。
上山辛苦,下山走得却有些不耐烦,山道真长!半山处俯望,见低坑处有风景,才与忠哥又拐道去看,才发觉是一处新开发的景观,依山傍水建得好生精致,问那里干事的一位妇女,才知这里叫“面头山坑”,面头是一种本地发酵蒸得膨胀的类似于馒头的面食,但比馒头要大。我看那代表面头的竟是一块巨大的圆石,掩映在绿树之后,看形状倒真有点象面头,就是颜色不象。
山坑应是一条山涧水,被依山势设计了些曲栏,曲亭,汇于一汪明湖。从高处俯望,只觉得景色真是清丽,也显得景观错落有致,开阔秀气。
景观显是新建成的,据说还会建茶艺馆,人工湖,儿童乐园。已有一小撮人先已在此自带茶具品茶消磨时光。我与忠哥为新发现的这个“大陆”感觉非常惊喜。就是有点担心人多了又到处是垃圾了。人们毕竟没养成好习惯。什么时候中国人知道不乱丢垃圾了,就说明中国人真站起来了,而不是低级别的“土豪”。
回来时已近黄昏。见一轮夕阳如灯笼挂在西边,红通通的。天空上的云朵编织着属于它的,有些懒洋洋的形状。热情的是风,冷冷地吹你的衣襟刮你的肌肤,却吹刮不走你心里的喜悦与暖。
掠鸟山,以后还会来的,那时再来,一定已建成很不错的一片景观了吧。虽然有点讨厌太过人潮攒动,但一个地方多出一翻美景来,总是教人喜悦的。
再发几张图大家看看。
达濠一角,远处一个小白柱是磊广路上的二十九层
到处都是山石的掠鸟山,潮汕地区的山的特色就是有这些圆浑的石头
白虎雕塑
莲花寺,它俯瞰着河浦,视野很开阔
藏在石莲阵中的梨山老母庙
设在高处的福德土地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