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
标签:
佛学 |
分类: 散文随笔 |
道峰先生说:树大自直。是对于成长过程中,开始走歪了,等到慢慢儿长大了,干却伸直了的现象的一种评述。比喻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开始不择手段,没什么品格,可到了一定的程度,自己觉悟了,摆正了位置与态度,于是成了有用的质材!
能这样还是难能可贵的。道峰先生因此对比下,对那些执迷不悟的唏嘘一番!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就是这般的理解。
还是些些欣慰的。所以回到了从前,无所不谈的时节。
严原本就是爱。宽反倒是害。多少人被宽放纵了,变成下质。故,不尚好好先生的姿态。
很多事的推动,也来不得半点过分想要人家说你是好人,会做人。一般情况下,好人,会做人,只是为自己谋而已,而事,肯定欲行难行。只是推动,有智者,也讲究能曲能伸,讲究时机。什么时候发力,什么时候收敛,都有个度在。只要能止于至善,就是最好的。
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天地也讲阴阳。有阴就会有阳。有阳也会有阴。偏于一面,就是少才,就是劣质,就是过分。会得全盘考虑,放开心胸综合考虑的,这般才是真正可以让一切在平衡中稳健有序前行的。专者偏者,都有心胸缺乏之弊。故,引出牛角,方可启智。在牛角里走不出来者,方显愚与拙。
一面强调,你得低调,得善于敛。可光会低调,光善于敛而不善于发的,终究也是下才。所以要虚下心怀,纳下些悠远,清浊,知其根本情态,而后方能因定而生明。
天地有规矩,才成为天地。圣人因此全面铺开,象展开一张地图,勘查地理山势,因势利导,哪些地方该注解些什么,哪些地方该栽种些什么,全都做了考虑,这中间又环环相扣的,有些关联性,如果以偏才来行指令,必只向一处去,最终反成卡障!若无众人协力以助,夙难免最后的灾变。
全盘考虑。棋才能活。
这也有关胸怀。所以,宰辅者,方讲究肚里要能撑船。元帅者,方讲究三军严明纪律,指挥有度。
最大的胸怀自然吐纳在最高峰处。于是,所谓大同者,最终也就是讲究个度量与胸怀,还有全盘考虑的纪律与尺度!这些匹配好了,棋子也就生出些气来。
讲这些的时候,心也在思索中。人心若得开明,还有什么正气不生,还会需要那么多的疗治方案吗!人心病了,百病也就生了。人心正了,万物也就谐了。只是要把人心扶正,需要多少自持与洞明!实考验你的综合才能!
偏才不是不好。但为帅者,必还是得全才。这和眼光胸怀品质有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