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茶别话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散文随笔 |
故人来。已是多年不曾会。那是父亲的故旧,于我如兄。父亲临终前那段时间,他也曾提醒我父亲病情的严重性,那时懵懂,却从没想过父亲会突然撒手去。
今日来。闭口都不提父亲。他只说佛法。恍然间,才觉得身边许多故人,都一个个信了宗教,不再把他们曾经认为的当作迷信,都看到了表面功夫下那深层次的哲理,并以此丰富着自己的内涵,修养,安慰着苦海中自己的心灵,并且尝试着把美好的传承给自己的子孙后代。
听他讲起这些,思想间的碰撞,才感觉有多少思量的相似,宁静中有欣然之喜。
他说起潮州的白云庵,还有黄河慈善会,讲到了无分别心,还有关于中华礼仪的传承对孩子们的重要性。这使我悠然有思。原来还有这么一些地方,都是我听都没听过的,可是,他已带着他的一家去感受过了,有切身的体会。关于礼仪,关于国学,南怀瑾老先生及一切关心国学与传统精华的,都一再谈到过,想不到,潮汕地区也有人默默在做了,并且有人因此感受良深,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更切身体会到它的意韵与魅力,还有对一个人素质仪态的修养。好象很多听到的想到的,人们都悄悄在做了,这就是一个社会的元气。
对于黄河慈善会的七日礼仪之学,倒是颇感兴趣。自己就是个自由过度,对于礼貌不大在行的人。而故人的突然到来,使我不由地想,这是否是缘呢。我是否也该踏出去,去感受一番,学一学自己的薄弱处呢!日子局限而淡泊,偶也想有清新的广阔。象是在一条旧路上,故人给我开启了另一扇门,那扇门里的风景,别是不同,却也优美,让人想到古远精华的传承,想到质朴恒远与宁和又不失庄重之美,我由是心里的芽悄悄驿动,是否要沿着这扇门,去旁征博引一下呢?
茶烟袅袅中,这细细的谈吐象缭绕着茶味。一些思绪,一些片断,一些故人的形象,也恍然而至。淡淡的,却颇觉亲切。闭塞的静宁生涯,如能接触下美好而不太世俗的一切,想来,也绝对是有益的吧!
故人也讲到了苏东坡,讲到了释道儒,虽浅浅一笔带过,给我的是另一个空间。那是文化意味,是禅韵。如他所说,是境界,是恢宏的山川天地,也是陶瓷青花袅茶烟的意境,是小窗明月,更是佛家菩提。
我是既想有家的平淡温暖,也有些怕太过脱俗中越来越孤清。还想象他一样带着孩子去感受,无奈的是生活馈我的,都是槛外的徘徊,那屋里的热闹与温情,有时觉得,真象一枝兀自摇晃的花枝,你只得看着,却不得攀折!人家在明窗内看我,我在明窗外看人。遥遥的,一处是烟雨画桥,红桃碧李的温暖,一处却是艳雪纷纷,红梅吐馨却难免孤清的时节。
但想来,真是踏出去了,人生路上,便又赏了一处风景,开了一下眼界。或许那时思潮也依然会来临,许我指下描出新的画图。馨宁与淡淡忧思,却还是会象云一样游弋心头,给我或深或浅的情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