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潮剧《龙凤宝烛》观后感--照亮大唐的一对宝烛

(2012-07-09 21:10:32)
标签:

杂谈

分类: 影视书评

潮剧《龙凤宝烛》观后感--照亮大唐的一对宝烛



  最近看潮剧《龙凤宝烛》,很是惊喜了一番。咱们潮汕地区的潮剧,终于好象也跟上了大剧种的步伐,不再让人觉得落后于人了。这部剧阵容强大,不论是服饰,背景,化妆,都不再逊于我所喜欢的出色剧种,或者由于这些配套的进步,连带着演员们的发挥也十分出色。一扫过去那种土气,做工简单死板的格调,剧本明显也是精雕过的,不似从前纯粹讲故事似的粗糙。

  这部剧讲述的是大唐开国年间,李世民继唐高宗帝位,在论功分封各位功臣的时候,长孙皇后的深谋远虑和用心良苦,劝兄辞官让贤的故事。

  剧中的长孙一族以长孙顺德和长孙无忌与朝阳公主夫妻为首,都因为李世民的登帝位和长孙无双的登后位,而欢喜于家族权力的强盛,长孙无忌更一时因为是长孙皇后的兄长而被李世民破格封为宰相,朝阳公主也因此沾沾自喜,因贪慕着这样的荣华而阻夫辞官,把长孙皇后的规劝当了耳边风。

  长孙皇后是个喜欢读书的贤良淑德之人,她知道历史上吕雉和霍启之乱给家族带来的灭绝性的伤害,也深明权势过大对于自己的家人并没有好处,加上长孙无忌有勇无谋,在她看来,实难当宰相之位,她属意的是智勇双全精明能干的房玄龄来当宰相。但是李世民因为她的原故,却在她不知道的情况下,草率地下了圣旨,所谓君无戏言,他因此不听她的,不愿意更改圣意,避她而去。

  长孙皇后为此忧心衷衷,劝兄嫂,兄嫂又不听,焦虑与过分的操劳中,竟然积劳成疾。这个时候,长孙顺德这位她的老族叔却如她所预料的,利用权势之大,收受皇太子乳娘的贿赂,私自放了乳娘的丈夫死囚张维安,并把他安排做了自己的门官。已经财大势大的他,在乳娘的金饼与百匹黄绢的利诱下,竟然抑止不住贪婪,辜负圣恩,做出这样的事。偏偏还不谨慎,遗落礼单为房玄龄所拾到,刚正忠义的房玄龄在命人查实了他收贿后,报与了李世民及长孙皇后,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在知道了这一切后又是震惊又是痛心,但念其首犯,还是决定为长孙顺德留一线生机,借狩猎为名赏赐他黄绢一匹,想试他可有悔改之心。谁知他还是求侥幸,恬不知耻地抱着黄绢就要走。李世民因此勃然大怒,按律定了他的罪。长孙皇后痛彻心扉,当场病倒。长孙无忌则因此醒悟过来,理解了长孙皇后的深谋远虑与慧如明烛的目光,决定不再贪图这自己力不能胜的位置,辞官让贤,朝阳公主这回支持了他。长孙皇后在知道了他的决定后这才气清神爽,病体康复。

  正是因为有了帝后的心如明烛,在处理封赏之事上做得深得臣心,因此才有了熠熠星辉灿若烟霞的唐初,才开启了最著名的贞观之治。这可以说,不无这位贤后的功劳。而更可贵的是,李世民听得下她的忠谏,懂她知她爱她信任她,夫妻俩配合默契,心如宝烛照亮着黑暗,使得臣忠民朴,大唐的名声因此上亘古常新,到现在人们还在称颂着那时候炎黄子孙的风光岁月!

  的确,很多人一旦得志就贪图不休,没想过权势过于大,不但不能服人,还会遭人忌。而保护自己家人的最好方法,正应该象长孙皇后所想的,给他禄,量才而用,千万不能因为血肉与亲疏的关系,就明知不能胜任还妄想扶持,结果只能是害人害已。不但给了他自戳的机会,也给了他反你背叛你的机会,甚至因此会不得不跟他同归于尽。

  不管如何,眼光放长远,头脑要清醒。不要只图眼前的光华,而忘了那背后的黑暗。要有一盏皎皎如宝烛的明灯,好看清方向,指引未来走得更好。

  我们往往因懂得这道理太晚而经历着千回百转的一次次失望。所以,象长孙皇后那样多读些书才是明智的,这决非是朝阳公主口中所说的“书呆”,历史的实践证明了她博学多才与宽广胸怀还有如炬的目光对她的丈夫和她所在的那个万事开头难时代的深远影响!否则她怎么会被称为贤后呢,这贤后二字,岂是给女人们裹上贞洁从夫的裹脚步和一本《女诫》就可以换得的,重要的是她的深明大义让君臣之间默契和谐,合力开创着美好的未来。

  相比之下,我们这些俗女子俗男人,还是读书太少了却自以为出色着。观史鉴已,能不有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香菲的天空
后一篇:无题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