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题

(2010-03-26 13:25:35)
标签:

杂谈

分类: 心情文字

http://blog.stnn.cc/UpLoadFile/2010/03/1000856324.jpg  1

  那天带着茵茵去祖师宫的时候,看到落叶披离中,祖师宫景点与那些铭文石刻已因年久失修而显出破落相,这让我感觉很不好,仿佛看到了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

  在濠网上常听人说到的,只是怪责青云管理区的向群众收取入门费,却似乎从没人将最重要的一点说出来,那就是,管理区景点的破败失修已严重影响它在民众中的形象。好多的石刻都未给涂上新红,那些飞檐墙角也色泽斑驳,有些亭子更成了堆杂物的地方,甚乎,有些景点更是结满了苍苔,让人相近都不敢近。这样脏败的地方,即使是我这个自家人都不想多事停留,何况的外地游人呢!

  青云寺也算是远近闻名的了,却这么不重门面的修饰,只在山上筑满了无遮无挡的寺院,一片的红墙黄瓦,看着,表面上寺院的恢宏是有了,可树木掩映之美却没有了,象个不懂涵养的精壮大汉只管向着山门站着,偶尔再加几声佛号--而真正的高深是寻不到的。

  至于门面处的这祖师宫,木叶萧萧中,景点的荒芜更被人视若无睹,也无人想为其添衣加裳,或者将脏了的颜面梳洗一番,这不能不让人唏嘘。

  且不说别人家发展旅游吧,看全国各处的景点,想完全不收费是不可能的。可是别人家的旅游景点都很有质量,我们却连内在也不修,甚乎连最起码的卫生也不讲,只将眼光老盯在这收不收门费上争论不休,这不能不让我概叹:濠岛是否真有高人,遍眼观处,似乎得过且过的人多,死皮赖脸的人也多,眼光促狭局限的人也多,而能真正振奋做点事的人才却实在是太少了。而我辈小女子未见过世面,也只因了这对于家乡的一点爱发一点牢骚罢了。心里却真的着实别有惆怅!

  有时候和人聊起来,总是会侃侃而谈,在谈话中,总是会有些思想被触发出来,这是平素沉默极少达到的高度的。说出来的话语,有时觉得很有创意与新意,有时,在一番回味后,又觉得站不住脚,在现实中也许实践起来会很难。可正是这一谈一回味中,很多东西就渐渐变得有味,它推动了你向前,好比一滩原本不起波的水,如今有了流动,变得灵性起来了。

  有时候觉得如水的民众的素质提高很重要,社会是由个别的精英去引领,但精英所乘坐的船还需要民众之水来承载。如果水是死水,一点流动的能力都没有,船仅靠精英们拼命撑篙而行,最后累死的只能是精英。而如果一旦舟行于活水之间,水流会自发地带动船,即使没有长篙探底,没有精英刻意的指引,它还会随着自然而行。所以说,光有船,光有精英,没有流动的水,还是不行的。这水是这般的重要,怎么激活它,不使它成为死水,才是大学问。所以引导、教化、宣传在这里就显得很重要了。茫然无方向的民众好比是死水一汪,而引导、教化、宣传的针棒一旦上行,有些阻塞住的地方一旦通透,你想抑制水流的奔泻是很不可能的,它会热火朝天地托着你,向你想要的方向去,当然,除非你想走的是逆流,而懂得行船的人,是断不会逆流的,而是顺流听从水位的指引的。你指导我,我指导你,万事万物就是在这样的相承相辅中达到它们各自的目的的。

  只有懂水性,知地理,顺势利导,才是最好的引流方式吧。不知哪个有志之人,可以真正起到这样的作用,我拭目以待中。

  时而觉得没必要再刻意去要求什么,只消这样坐着,由手中的针随意穿梭就行了。或者于最细微处一针小小的行脚,便可以教整张绣幅都活了也不定呢!只是做起来这样需要细致入微罢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