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随笔/感悟 |
分类: 散文随笔 |
终于又来到这里,巨峰岩的清风沐着我。苍山就在脚下。
终于又来到这里,巨峰大佛就在阳光下陪我静静地望着脚下的青山,眼底旷远的青山映着蓝天,这一面风景,足叫人心旷神怡。
那边厢,净瓶观音依然娟秀文雅地静立于静莲之上,手捧滴水净瓶,低目垂视,唇角含笑,淑慧中有几许妩媚,天然是慈善的模样。善才与龙女两两对峙,坐于龙鲤之上。
越过净瓶观音胜景,便是人工造的“三潭映月”了,此景虽比不上西湖盛景,却以此四字伴那三个立于水面的塔,让人有了一些遐想。
一路伴阳光与清风穿行而过,走过了“世外桃源”,踏过了“忘忧谷”,看过了“拳头石”,便在那天然的大石头上坐着,望天空如海。有苍鹰盘旋于净空,飞行的速度何疾!白云如絮,还如蓝色海面上的浪花,有些儿成棉成堆,有些儿却似涟漪绵绵地铺展开去。
于大石上仰面而躺,与天空面对。哦,清风就在耳边轻轻吹奏,天空如盖,圆圆地罩着我,我想起了天圆地方。我这是在哪里呢?这种感觉很奇妙。
凡凡和小妹跟着我躺倒,凡凡发出喜悦的轻叹:真舒服啊,真好看啊!小妹说:我怎么觉得脚下是踏空的呢!
我笑了。惬意在心间。
离开“拳头石”,走向“别有洞天”,一路行来,想着那“世外桃源”四字。若得在此处栽满桃花,待到春来,蒸成霞蔚,将是多美的景色。如果春风吹拂,花瓣儿如雨,洒于曲径石阶,又别有一番风味。只是“世外桃源”,还只是显示曲径通幽通雅通旷,还未将桃花铺满。当会是欲渐渐实现的吧!
走过“别有洞天”,却发现,又回到了“忘忧谷”前。忘忧谷处有一天然大石,平坦圆润。真不知苍天是怎么用神奇的刀斧凿它而成的!石下便是那一处坑谷,谷中裸一块块天然石子,于青绿中都显得挺奇秀。与谷相延突兀而起的,是那一座座青山。青山那边,是江,江那边,就是汕头市了吧,看到了那些林立的楼群。
又在忘忧谷前的大石上坐了一会。凡凡说他要对着山喊“啊”,于是三个人一起喊:啊-!-!-!
没有回音!小妹说。
凡凡又叫了一声,我笑说:风都把你的声音吹到汕头去了。有人正工作,突然听到了一个小孩的声音,吓一跳:是哪家孩子叫成这样!
凡凡笑咪了眼,我也笑了,心情真好!只听他又问我:我的声音怎么那么厉害,跑到汕头去了!
小妹却说:你听,有音乐在响。
我闭上眼,是风的声音,呼呼的!还有鸟声!
又回答凡凡:风把你的声音送出去了,它们飘到了很远的地方。人家就听到了!
凡凡又笑咪了眼,他好象感到很自豪。
继续延着石阶走。一条条的路,四通八达的。感觉巨峰寺就象一个巨大的圆圈,圈里还又套着圈,一个个的圈又自相连。我感觉好有趣。这设计者也是巧思得很。
这样顺着石径走。再一次发觉造径者的巧思,这些路径,都是依山势,连胜景,于重要处着笔,点睛,牵引。一路就这样穿过了“百兽听经”,“天眼慧珠”,“逍仙台”,“一线天”,“定心石”,“岩石仙”,“达摩面壁”等处。
“定心石”正是那“巨峰大石”,巨峰寺的代表。从前我还以为它是三生石,这样奇妙的一块大石头,天然地叠在另一块大石头上,风吹不倒的。它的对面是另一处巨峰。峰下有洞,洞里供着长眉罗汉,从前我却还以为他是月老仙呢!如今依着他,看他手上“金刚经”,想他对面“定心石”,可有奇妙的传说么?
遐想了一番。看洞上岩石上有诗:峰顶天然胜景开,华岩弹指现楼台。沧桑历劫存名迹,龙泉腾辉起俊材。下还有四句,没能记住。
据说是第一任主持写的。
走过罗汉洞,来到“达摩面壁”一景。达摩祖师被供在玻璃台子里,他的对面壁上刻着《大悲咒》。小妹依着唱几句,就唱不下去了。我努力认着那石上经文,觉得读起来真难!毕竟不是会念经的!
那条石径上却不知为何塑一只大乌龟,扒在路中央。
抱凡凡坐上去,小妹为他照了一张相。他自己又抱着龟头照了一张。我想着“独占鳌头”这四个字。
千手观音殿前,和小妹凡凡同叩拜。说实在的,佛教中,对观音菩萨感觉最亲切。凡凡听我们说到千手观音,就要求我带他入殿去看。观音宝相庄严,仿佛真塑有千手千臂。凡凡突然地说:她会死吗?
我说:怎么会死呢,观音是永生的!
走过千手观音殿。又通过石径来到了寺前。很多人在这寺前树下喝茶呢。想着下次来也要带茶具。
人却真多。看来巨峰寺名声远播了。
后来下山时,妹说:你说下来这里会收费吗?
若要限制流量,当要管理。你看人一多了,有些人不讲卫生,乱丢纸屑。不好说呢!
当车子开出那条路,回首望那一座座青山。真想不到,这青山之后,会别有洞天,藏着这一处胜景!想来人生处处不可貌相的吧,只有深入亲身体会,才能感觉到,这世界,原来总有些与我们想象的不一样。
又回味起刚进去时闻到的那股香气,不知是何花香!后来还闻到草叶清新之味。感觉很特殊。久违了的感觉!
就这样。在这里,我消磨了两个钟头的世外时光。枫林兄说:美丽的风景,也许就在你的身边。是的。何其近也,只是,过去,我没用心来观罢了!
终于又来到这里,巨峰大佛就在阳光下陪我静静地望着脚下的青山,眼底旷远的青山映着蓝天,这一面风景,足叫人心旷神怡。
那边厢,净瓶观音依然娟秀文雅地静立于静莲之上,手捧滴水净瓶,低目垂视,唇角含笑,淑慧中有几许妩媚,天然是慈善的模样。善才与龙女两两对峙,坐于龙鲤之上。
越过净瓶观音胜景,便是人工造的“三潭映月”了,此景虽比不上西湖盛景,却以此四字伴那三个立于水面的塔,让人有了一些遐想。
一路伴阳光与清风穿行而过,走过了“世外桃源”,踏过了“忘忧谷”,看过了“拳头石”,便在那天然的大石头上坐着,望天空如海。有苍鹰盘旋于净空,飞行的速度何疾!白云如絮,还如蓝色海面上的浪花,有些儿成棉成堆,有些儿却似涟漪绵绵地铺展开去。
于大石上仰面而躺,与天空面对。哦,清风就在耳边轻轻吹奏,天空如盖,圆圆地罩着我,我想起了天圆地方。我这是在哪里呢?这种感觉很奇妙。
凡凡和小妹跟着我躺倒,凡凡发出喜悦的轻叹:真舒服啊,真好看啊!小妹说:我怎么觉得脚下是踏空的呢!
我笑了。惬意在心间。
离开“拳头石”,走向“别有洞天”,一路行来,想着那“世外桃源”四字。若得在此处栽满桃花,待到春来,蒸成霞蔚,将是多美的景色。如果春风吹拂,花瓣儿如雨,洒于曲径石阶,又别有一番风味。只是“世外桃源”,还只是显示曲径通幽通雅通旷,还未将桃花铺满。当会是欲渐渐实现的吧!
走过“别有洞天”,却发现,又回到了“忘忧谷”前。忘忧谷处有一天然大石,平坦圆润。真不知苍天是怎么用神奇的刀斧凿它而成的!石下便是那一处坑谷,谷中裸一块块天然石子,于青绿中都显得挺奇秀。与谷相延突兀而起的,是那一座座青山。青山那边,是江,江那边,就是汕头市了吧,看到了那些林立的楼群。
又在忘忧谷前的大石上坐了一会。凡凡说他要对着山喊“啊”,于是三个人一起喊:啊-!-!-!
没有回音!小妹说。
凡凡又叫了一声,我笑说:风都把你的声音吹到汕头去了。有人正工作,突然听到了一个小孩的声音,吓一跳:是哪家孩子叫成这样!
凡凡笑咪了眼,我也笑了,心情真好!只听他又问我:我的声音怎么那么厉害,跑到汕头去了!
小妹却说:你听,有音乐在响。
我闭上眼,是风的声音,呼呼的!还有鸟声!
又回答凡凡:风把你的声音送出去了,它们飘到了很远的地方。人家就听到了!
凡凡又笑咪了眼,他好象感到很自豪。
继续延着石阶走。一条条的路,四通八达的。感觉巨峰寺就象一个巨大的圆圈,圈里还又套着圈,一个个的圈又自相连。我感觉好有趣。这设计者也是巧思得很。
这样顺着石径走。再一次发觉造径者的巧思,这些路径,都是依山势,连胜景,于重要处着笔,点睛,牵引。一路就这样穿过了“百兽听经”,“天眼慧珠”,“逍仙台”,“一线天”,“定心石”,“岩石仙”,“达摩面壁”等处。
“定心石”正是那“巨峰大石”,巨峰寺的代表。从前我还以为它是三生石,这样奇妙的一块大石头,天然地叠在另一块大石头上,风吹不倒的。它的对面是另一处巨峰。峰下有洞,洞里供着长眉罗汉,从前我却还以为他是月老仙呢!如今依着他,看他手上“金刚经”,想他对面“定心石”,可有奇妙的传说么?
遐想了一番。看洞上岩石上有诗:峰顶天然胜景开,华岩弹指现楼台。沧桑历劫存名迹,龙泉腾辉起俊材。下还有四句,没能记住。
据说是第一任主持写的。
走过罗汉洞,来到“达摩面壁”一景。达摩祖师被供在玻璃台子里,他的对面壁上刻着《大悲咒》。小妹依着唱几句,就唱不下去了。我努力认着那石上经文,觉得读起来真难!毕竟不是会念经的!
那条石径上却不知为何塑一只大乌龟,扒在路中央。
抱凡凡坐上去,小妹为他照了一张相。他自己又抱着龟头照了一张。我想着“独占鳌头”这四个字。
千手观音殿前,和小妹凡凡同叩拜。说实在的,佛教中,对观音菩萨感觉最亲切。凡凡听我们说到千手观音,就要求我带他入殿去看。观音宝相庄严,仿佛真塑有千手千臂。凡凡突然地说:她会死吗?
我说:怎么会死呢,观音是永生的!
走过千手观音殿。又通过石径来到了寺前。很多人在这寺前树下喝茶呢。想着下次来也要带茶具。
人却真多。看来巨峰寺名声远播了。
后来下山时,妹说:你说下来这里会收费吗?
若要限制流量,当要管理。你看人一多了,有些人不讲卫生,乱丢纸屑。不好说呢!
当车子开出那条路,回首望那一座座青山。真想不到,这青山之后,会别有洞天,藏着这一处胜景!想来人生处处不可貌相的吧,只有深入亲身体会,才能感觉到,这世界,原来总有些与我们想象的不一样。
又回味起刚进去时闻到的那股香气,不知是何花香!后来还闻到草叶清新之味。感觉很特殊。久违了的感觉!
就这样。在这里,我消磨了两个钟头的世外时光。枫林兄说:美丽的风景,也许就在你的身边。是的。何其近也,只是,过去,我没用心来观罢了!
前一篇:日子
后一篇:关于精神病防治的一些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