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心情文字 |
明天就是第十七次的"全国助残日"了,真希望这个节日可以引起更多的人的注意,也可以吸引到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个社会最弱势的一个群体.
残疾人群体,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社会发展产生的各种压力,交通事故,某些地方的贫穷落后,不好的基因因素,造成了精神病,肢残,智残,聋哑盲等等残疾种类的存在.且不说交通事故上给人带来的天灾人祸,只说,这个社会日渐多元化,知识化,给那些贫穷落后的人们带来的心理上的冲击,以及社会伦理给人带来的压抑烦躁,这一切,都造成了精神病患者的日渐增多.
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残疾人这个群体,在日渐受到关注,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来管理,代表他们,为他们服务,但是,在面对他们的时候,真正看到他们的苦难的时候,我们还是感觉到了,力量的薄弱,和各种配套的不足.
比如,专业的精神病院,精神病大夫,心理咨询师,还是很少,这一切,于精神病人的防治很不利.而且,社会上对于精神病人的歧视,缺乏关爱,也是一个很不利的因素.
前不久,就有一名由我们送医治疗康复出院的精神病人到我们机构哭诉,说街坊邻居因为他曾是精神病人,每当他走过,就放狗咬他.他又哭诉,可怜他病在床上,居然一个亲人都不来看他.他的名字,叫吴鉴豪.一个多月前,我们又得悉,他终于又发作了,再一次被送入了病院.
另一位三个月前我们送往司马埔精神病院医治的狂燥型精神病人蔡伟琪,也是因为,在他家附近的一个学校里的一些学生,总是嘲笑他,一见到他就骂他"疯子!"一方面因为他也的确有病,一方面他还是个自尊很强的病人,于是,他偏执性地在头脑中形成了一个观念,"只要是学生,都不是好东西!"这就造成了他老是拿着一根木棍守在学校附近,见到学生就打.这一来,给学校的学生安全造成了隐患,有几名学生被打得住了院.
我们把他送医后,却又发现一个问题,他的亲人居然三个月中没一个人去看他.原来因为以为他只有一位七十岁的老母,还觉得情有可原,毕竟年老体衰,无法走远路去探视.后来,经过多方打听,却让我们得悉他还有一位兄长,因为这位病人的病,跟他关系不好,竟然就放任他这样,就是送医时,也没出场,由他那位老母含着泪跟着医生送他往医.
象这两位病人,我们用心地把他们送医,治好,但是,我们也明白,如果他们出院后,再象吴鉴豪一样,在他的社区中受到不公平的待遇,那么,所有的努力都会付之流水,过不了多久,他们又会发作,又不得不把他们送医.
我们正常人都需要关爱,何况这些有病的人.所以,在"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很想提醒这个社会,只有处处有爱,我们的社会才会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安定,我们这个社会,有病的人就会很少.因为精神上的愉悦,有时,甚乎,是可以治百病的.
提高我们的思想道德觉悟,让我们更能设身处地地为别人,为我们的环境着想,这个社会,就会更有序,就会更加的欣欣向荣.
所有的天灾或许是我们难以避免的,但是人祸,却可以尽我们的一切能力,来将他们降低.而成人们的一言一行,正是孩子们效访的对象,所以,让我们做好每一步,为后来人做一个好榜样,以行动来潜移默化,引导一个更清新美好的方向给我们的后代子孙,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好.
所以,请给我们身边弱势的人,多一些理解,关爱,多一些尊重,这样,他们就会有更多的心智,能力,来面对人生的压力和风雨.不要总用漠然,或者刻意的恶毒嘲讽,来给本来就惨淡的人生添霜加雪.
我们的世界需要爱的温暖,不管是对于正常人,还是不正常人,也不管是对于富人,还是穷人.我们的世界需要一双双温暖的手连接起来,需要爱的温语,爱的教育,爱的真诚.
在"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我不想说,请朋友们尽量奉献你们的所有,只是想,在你们温饱富足之余,是否,可以把你们多余出的一部分,放到这个爱心事业上去.不以形式,而以真心,不要求你付出很多很多(在我们看来,为别人付出到自己一无所有,生活难支,那也是不明智的,不切合实际的),我们也不要求你一定要付出钱帛,只要求你,有力出力,奉出你的心,一点一滴,每天将"助人"二字从小善中做起,积累着付出,你会得到付出中的快乐与精神上的富足,你也会牵到更多真诚的手,得到同样的关爱的回报.
目前,在这个弱势群体中,我们的残疾人事业还没能做到尽善尽美,因为缺乏更多完善的机构和力量.但我们都在努力着,从一点一滴做起.明天,我区将依托宝石厂,向一些贫苦残疾人派大米.力量还是有限的.但我们只希望,未来的一切会越来越好,事业会越来越蓬勃,救治他们的队伍也会越来越宠大.我们更愿我们的眼光,可以注视到各个角落,我们的双手,可以扶起更多,我们的工作,可以不因社会的不重视不配合而白做.也但愿,会有更多的手,来帮扶,这些于困苦中,想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参与社会建设的弱势群体.
下来会在工作点滴中,不断向你展示这个群体中的一些事例.请您百忙中把眼光转向这.为人间的和谐添一点砖瓦,加一份希望.
残疾人群体,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社会发展产生的各种压力,交通事故,某些地方的贫穷落后,不好的基因因素,造成了精神病,肢残,智残,聋哑盲等等残疾种类的存在.且不说交通事故上给人带来的天灾人祸,只说,这个社会日渐多元化,知识化,给那些贫穷落后的人们带来的心理上的冲击,以及社会伦理给人带来的压抑烦躁,这一切,都造成了精神病患者的日渐增多.
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残疾人这个群体,在日渐受到关注,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来管理,代表他们,为他们服务,但是,在面对他们的时候,真正看到他们的苦难的时候,我们还是感觉到了,力量的薄弱,和各种配套的不足.
比如,专业的精神病院,精神病大夫,心理咨询师,还是很少,这一切,于精神病人的防治很不利.而且,社会上对于精神病人的歧视,缺乏关爱,也是一个很不利的因素.
前不久,就有一名由我们送医治疗康复出院的精神病人到我们机构哭诉,说街坊邻居因为他曾是精神病人,每当他走过,就放狗咬他.他又哭诉,可怜他病在床上,居然一个亲人都不来看他.他的名字,叫吴鉴豪.一个多月前,我们又得悉,他终于又发作了,再一次被送入了病院.
另一位三个月前我们送往司马埔精神病院医治的狂燥型精神病人蔡伟琪,也是因为,在他家附近的一个学校里的一些学生,总是嘲笑他,一见到他就骂他"疯子!"一方面因为他也的确有病,一方面他还是个自尊很强的病人,于是,他偏执性地在头脑中形成了一个观念,"只要是学生,都不是好东西!"这就造成了他老是拿着一根木棍守在学校附近,见到学生就打.这一来,给学校的学生安全造成了隐患,有几名学生被打得住了院.
我们把他送医后,却又发现一个问题,他的亲人居然三个月中没一个人去看他.原来因为以为他只有一位七十岁的老母,还觉得情有可原,毕竟年老体衰,无法走远路去探视.后来,经过多方打听,却让我们得悉他还有一位兄长,因为这位病人的病,跟他关系不好,竟然就放任他这样,就是送医时,也没出场,由他那位老母含着泪跟着医生送他往医.
象这两位病人,我们用心地把他们送医,治好,但是,我们也明白,如果他们出院后,再象吴鉴豪一样,在他的社区中受到不公平的待遇,那么,所有的努力都会付之流水,过不了多久,他们又会发作,又不得不把他们送医.
我们正常人都需要关爱,何况这些有病的人.所以,在"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很想提醒这个社会,只有处处有爱,我们的社会才会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安定,我们这个社会,有病的人就会很少.因为精神上的愉悦,有时,甚乎,是可以治百病的.
提高我们的思想道德觉悟,让我们更能设身处地地为别人,为我们的环境着想,这个社会,就会更有序,就会更加的欣欣向荣.
所有的天灾或许是我们难以避免的,但是人祸,却可以尽我们的一切能力,来将他们降低.而成人们的一言一行,正是孩子们效访的对象,所以,让我们做好每一步,为后来人做一个好榜样,以行动来潜移默化,引导一个更清新美好的方向给我们的后代子孙,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好.
所以,请给我们身边弱势的人,多一些理解,关爱,多一些尊重,这样,他们就会有更多的心智,能力,来面对人生的压力和风雨.不要总用漠然,或者刻意的恶毒嘲讽,来给本来就惨淡的人生添霜加雪.
我们的世界需要爱的温暖,不管是对于正常人,还是不正常人,也不管是对于富人,还是穷人.我们的世界需要一双双温暖的手连接起来,需要爱的温语,爱的教育,爱的真诚.
在"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我不想说,请朋友们尽量奉献你们的所有,只是想,在你们温饱富足之余,是否,可以把你们多余出的一部分,放到这个爱心事业上去.不以形式,而以真心,不要求你付出很多很多(在我们看来,为别人付出到自己一无所有,生活难支,那也是不明智的,不切合实际的),我们也不要求你一定要付出钱帛,只要求你,有力出力,奉出你的心,一点一滴,每天将"助人"二字从小善中做起,积累着付出,你会得到付出中的快乐与精神上的富足,你也会牵到更多真诚的手,得到同样的关爱的回报.
目前,在这个弱势群体中,我们的残疾人事业还没能做到尽善尽美,因为缺乏更多完善的机构和力量.但我们都在努力着,从一点一滴做起.明天,我区将依托宝石厂,向一些贫苦残疾人派大米.力量还是有限的.但我们只希望,未来的一切会越来越好,事业会越来越蓬勃,救治他们的队伍也会越来越宠大.我们更愿我们的眼光,可以注视到各个角落,我们的双手,可以扶起更多,我们的工作,可以不因社会的不重视不配合而白做.也但愿,会有更多的手,来帮扶,这些于困苦中,想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参与社会建设的弱势群体.
下来会在工作点滴中,不断向你展示这个群体中的一些事例.请您百忙中把眼光转向这.为人间的和谐添一点砖瓦,加一份希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