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高兴>>引争议http://blog.sina.com.cn/lm/z/zgbgx09/index.html
《中国不高兴》对洋奴心理是一记重锤
最近出版的《中国不高兴》一书,是一本好书,起码它对崇洋媚外的人是一记重锤。
这些年来,社会上许多人,过于崇洋媚洋,丢失了自我和本民族的东西,已经成为一种思维惯性和病态心理。在这些人的眼里,月亮是外国的圆,连外国人放个屁也是香的;女人要嫁得嫁个老外,衣饰、化妆品得买外国的,吃饭还是西餐味美,音乐也觉得自己的土气外国的高雅,制度要照搬外国的;一部电影得到洋人的一噱,便感到乐不可支,一个项目,请到了老外的参与,即便是个招牌也感荣幸无比;有时办件什么事,还苦苦等待老外的首肯才心里踏实……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这是典型的洋奴哲学,是自卑自贱它高它贵的不健康心态使然。
多少年前,对此我们就作了批评谴责的,也曾经是基本绝迹的。可是,世上的病毒往往这样:一旦消灭不净,根除不了,隔上一段时间,就容易发作,甚至蔓延。
究其原因,也是某些人缺乏民族精神、素质较低所致。
而真正有民族志气、民族自尊的人是不会有这种心态的。比如说《中国不高兴》的这些正直作者们。正是宋晓军等人有了正直,才有了负责任,有了负责任,才有了忧国忧民,有了忧国忧民,才有了凝聚自己良知与善心的这部苦心之作。
《中国不高兴》探讨了中国的富强超越之路,其中非常可贵的地方可以说是对某些国人洋奴心理的一记重锤,又是一记强心针。
这本书,对西方世界做出了完全不同于时下流行音的回应腔调。它有感而发,有的放矢,提醒人们:民族精神不能丢,民族自强不可少。
当然,它所主张的是一种自尊自强,绝不是有些洋奴思想颇重的人所讥刺的那样属于“狭隘的民族主义”,是一种狂妄自大。
但话又可说回来,狭隘的民族主义不可长,那么正常的民族主义就能丢吗?狂妄自大要不得,那么自卑自叹就该滋生蔓延吗?
历史上,中国曾经强大过,强大得令好多国家俯首称臣,甘拜下风。这种强大靠的是政治和军事的强大,同时也是靠文化传统的灿烂。任何一个国家或时代,要想强大,都不是靠单一的力量。文化传统非常重要,而文化的核心则体现着国民的精神素养与道德水准。离开了文化,你经济军事上再强大也只能算是矮人。曾几何时,我们毫不惧怕西方列强,在他们面前,我们表现得正义凛然,无所畏惧。你的飞机无辜侵犯我的领空,好说,打下来便是;你要搞经济封锁,那么我可以自力更生,什么东西也能造出来,一点不比你差。相比眼下,我们有许多方面,许多问题,是到了该细致认真反思一下的时候了。虽然我们的经济上去了,实力也比以前强了,但有些人的自信心却滑坡不少。比如人家的飞机横掠你的神圣领空,甚至轻易地就把你的飞机都给捣鼓下来了;你的大使馆算什么,给炸了吧……他们为什么这样明目张胆冒天下之大不韪?难道仅仅是你的国力不如它吗?我看国人的志气与骨气的衰落倒是最主要原因。
《中国不高兴》说得好,对于萨科奇之类洋人的对中国的不敬与胡来,不妨来点惩罚外交,可谓语出中肯。你大度,你忍让,那是因为你受儒家哲学影响几千年的一种思想素质的积淀修养,他是什么?他当然远没有我们如此深厚的文化与素养,他们奉行的还不是强梁来头,欺软怕硬?你的忍让与大度全让他们当懦弱,甚至耻笑了。对许多洋人,如果发现你软了它就欺负,那就该换种办法,攥起拳头,来点硬的。要知道有时“罚酒”比“敬酒”要管用得很呢!
人是有惰性的,也是有缺点的,一个人是这样,一个国家也是如此。没有人去提醒,就容易变得昏昏然;有毛病没人去诊治,滋生的病毒病菌就会蔓延,甚至发展为严重的不治之症。
所以《中国不高兴》在某种意义上讲,对我们中国就是一种提醒,一种诊治。
自然也是一本好书。
但可惜,这样的书太少了。
----引自沂国公人的博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价权来自市值大的国家或地区,是我2006年4月发表的独家观点.当年我是持有否定中国有定价权观点的少数派之一.
看看如今的在全球排名的金融股的市值,转眼已经星移斗转!按同样的市值大就有定价权的我自制的土逻辑,则说明定价权三年后已经悄悄转移到了中国.其实正在走独立行情的中国股市已经用事实雄辩地说明了这一点.
穿个洋马甲就好呼悠的年代即将过去,现在谁都知道土鸡比洋鸡鲜美并且安全无激素,是到中国挺直了别爬下的时候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