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H&M:瞄准中国内需

(2009-03-24 15:09:20)
标签:

杂谈

                     H&M来了

    有危便有机,快速服装行业在金融危机之时获得逆市增长的良机。近日,瑞典商业巨头H&M集团CEO首席执行官RolfEriksen出席一个公开场合时透露,公司今年将在中国开设五家门店。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H&M在广东仅有深圳一家门店,今年的开店计划中,很有可能落子广州。如此迅速的开店速度说明H&M对中国市场青睐有加。

 

  但在H&M决定大举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快时装在这里已不再是新鲜名词。面对同量级的竞争对手,如ZARA、优衣库等,还在中国本土化的新秀,如美邦、以纯等,H&M如何以更本土化的面孔来吸引更多的粉丝呢?

 

 

  拷贝无罪,H&M深谙生存法则

 

  “公司可能感受到经济危机的一定影响,但其经营状况比一些竞争对手还是好很多。”近日,H&M在俄罗斯开出当地第一家门店,亲临现场的RolfEriksen如是说。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ChallengerGray&Christmas发布报告称,2009年1月,全球各大产业共裁员24.1749万人,其中以零售业裁员幅度最大,1月份共裁员5.3968万人,创该行业历史之最。H&M的低价策略在经济状况不佳时反而具有优势。“我不会说经济危机帮了我们,但它对我们的影响也不会很大。”Eriksen将于6月底卸任。他表示,H&M在以往经济低迷时都表现不错,他认为今年同比销售额依然会保持上升。

 

  H&M,全称Hennes&Mauritz,是一家来自瑞典的时装公司,也是欧洲最大的服饰零售商,尽管它名号的响亮程度已经与大奢侈品牌不分上下,但是它所走的路线却是廉价和时尚。它的崛起也和奢侈品大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除了H&M之外,ZARA、C&A、GAP也被视作该路线的代表,以拷贝大牌款式而著称的快速时装服饰品牌。

 

  在2008年11月30日结束的财务年度里,H&M净盈利153亿瑞典克朗(约合18亿美元),比上财年增加近13%.

 

  新店有望落子广州

 

  此前,日本快时尚代表———优衣库曾进入中国市场,但未能适应当地水土,不得不铩羽而归,直至近日又重杀回中国市场。相比优衣库,H&M和快速服装品牌鼻祖———ZARA无论销售额还是全球影响力都要更高一筹。但H&M能否适应复杂的中国市场,仍留给人们很多的问号。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H&M进入中国开辟的第一批战场是上海和香港。2007年,该公司在中国上海和香港分别开设两家门店。选择在香港和上海这两个中国时尚前哨站开设专卖店无可厚非,去年,在毗邻香港的深圳,H&M也开出了自己第一家专卖店。接下来,人们纷纷开始猜测,这家快速时装的代表,何时会落子北京?但随着全球性金融海啸的来袭,H&M在近半年的时间内显得不动声色,不禁引人揣测,作为零售行业中的一员,H&M是否可能独善其身?

 

  不过这种想法随着RolfEriksen的发言而不攻自破。据了解,H&M计划今春在中国开设五家门店,其中两家在北京,另外计划秋天再开设一家门店。就在北京开店的消息传出之前,H&M在北京已有动作。当时,就有人们注意到大悦城地下一层的一处角落围起了H&M标志的幕布。

 

  RolfEriksen并没有透露除北京之外,H&M的版图还希望扩张到国内哪个角落。但记者近日从H&M中国公司内部获悉,广州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目标。这点与业界的猜测也相吻合。记者则在H&M公司主页上发现,该公司多了几条针对广州市场的招聘信息,有效时间一直延续到今年年底。

 

  速度不够,价格补救

 

  “我甚至会专门驾车到深圳去购买一批H&M的服装。”在某外企华南分公司任HR总监的连小姐向记者表示,自己上周刚去了次深圳H&M,购买了6件春装,花费不到1000元。“我知道这在全球只是个廉价服装品牌,但我是为它的设计买单,国内品牌还没能达到这个水平。”连小姐直言不讳。

 

  无论是国际品牌还是国内服装行业的新晋者,人人都知道廉价奢华概念,但真正能将其转化为利润所在的,仍在少数。

 

  H&M的生存法则,就是将产品真正做到廉价时尚。在H&M设计总监玛格丽塔·范·登·博施的眼中,H&M的模式叫“闪电转速”———一件衣服从设计到出现在店面只要20天,全球超过1000家店铺每天都在更新。目前,能比H&M更快的只有西班牙品牌ZARA,但ZARA的售价比H&M要高出30%-50%.此外,花费巨资与知名设计师联手,则是H&M紧跟时尚路线的做法。

                               南方都市报 记者 方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在,是世界对中国的未来充满希望(当然是到中国来赚钱了).而我们国内的许多人,却失去了对未来中国的信念.

中国的巨大内需,确实是实实在在未来增长的动力所在.

H&M,现在来扩张,时机上真是恰到好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