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做为个人家庭订户,一转眼<证券时报>已经跟我走过了八年时光.无论股市涨跌,从未影响我坚持订阅.在04,05两年,送报员告诉我说我是我们那个小区的惟一订户.
稳定持续的信息分析为我们在布局迎接06牛市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证券时报>内容与信息的专业性权威性在我们研究国家重大政策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当年的股改方案让国内股票的整体PE迅速降低约30%,成为我们将目光从香港转移回国内的主要原因,时报当年刊登了许多有价值的分析文章.
06年起,我对新浪等网络传媒提供的财经证券信息关注度日渐加大.并在年底开设了新浪个人博客.
今天,网络及时/海量/广泛的信息传输特点迅速让传统媒体感受到丝丝寒意.甚至连美国下任总统奥巴马的胜出也得益于他对网络科技的尊敬与应用.看来任何对新生事物忽视的人与公司均将被时代淘汰,这句话一点也不夸张,看看忽视了数码科技的老牌胶片相机厂商柯达今天的困境,就知道什么叫"一招不慎,全盘皆输"了.
最近,<证券时报>开始推出网络版<时报在线>(www.secutimes.com)了,这是一件十分有价值的事情.作为它的忠实订户,为他们的与时俱进而高兴.也为投资人又多了一个专业证券网络信息平台可以利用而高兴.
明天上午10:30,我也将做客<证券时报>和<时报在线>联合举办的"寻找春天——两岸三地专家2009投资策略网上论坛",在2008年的最后一天与网络朋友共同探讨2009年的经济走势分析和投资策略.
新经济年代,传统媒体不触网则触礁,相信新浪等新媒体的成功已经为媒体人做出了榜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