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驰:注意风险
面对不断上涨的股市,同威资产管理公司的李驰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与投资理念不断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
在上证指数达到1800点附近时,李驰对记者说,半年之内到2800点也不出人意料。而现在上证指数突破2800点时,对于2007年,他却表示,2007年大盘向上、向下都有50%的概率。如果向上,那将是泡沫继续放大,如果向下,那也理性的价值回归。2007年的A股市场已没有方向标。
对于泡沫的解释,李驰非常直接:“按照目前的市值计算,工行、中国人寿均位列全球第二大市场的银行和保险公司,但这一市值与工行、中国人寿的盈利能力不匹配。”事实上,李驰并不只是认为现阶段的金融股被高估,而是国内A股市场整体被高估。
在李驰看来,市场的泡沫与非理性,以中国人寿为例表现得最为特出。
中国人寿在上市后半个月内一度上涨至49块,并有人看到90甚至更高。如此高的股价,在李驰看来,市场的理由无非是以下几条:目前A股市场保险股的稀缺,国内投资者没有别的选择;作为战略配售的主要对象,中国人寿今年获得了中行、工行、建行、国航等战略配售、拥有特权进而持有广发行、南方电网较高的股份,投资收益巨大;市场更高的期望;以及获得首发配股投资者的惜售,股价易于拉高。
李驰认为,战略配售、参股并非是长期可持续的,只是现阶段国家政策的特殊利益,而如果筹码集中,而又惜售,那中国人寿股价进一步推高,并不是本身值那么多,而且筹码少了,人为的买高了。
另外,李驰认为,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被投资者忽视:在同股同权的道理之下,A股超过港股一倍的价格是没有任何理论基础的。李驰表示,在 1月21日一个深圳私募基金的小型聚会上,国内几个知名的私募资金管理者就对中国人寿现象达成共识:如果要买中国人寿,只要是能做跨市场交易,一定只会买港股,而不会买A股。
另外一个可以认为中国人寿A股股价非理性的原因是:如果一个公司在强势货币市场上赚钱,比如中国人寿主要在国内市场赚钱,以人民币计算盈利,那么股价在相对弱势货币的市场上,比如目前人民币强,港币弱,那一定是弱势货币上的股票价格可以涨得更高。因为盈利预期会增加。人寿港股如果高过A股才可以称作合理解释。比如最近香港上市的李宁公司在香港股价就涨得较多,因为赚的是人民币,换算成港股的每股盈利就将增加,那当然股票会随人民币汇率上升而上升。
李驰认为,将理性的分析放在一边,而不断地追涨,这就是目前股市的风险所在。
自2006年以来,中国股市进入一个较长时间的牛市基本上是市场的共识。在一线蓝筹全面大幅上涨之后,市场开始寻找“被低估的二线蓝筹”。李驰对此不以为然。他表示,“我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二线蓝筹,板块轮动,只有有投资价值的公司和没有投资价值的公司的区别,如果说真要寻找什么‘价值洼地’,那我们没有这个水平去发现所谓的‘价值洼地’,如果说有‘价值洼地’,那不是在这个时点,也不在二级市场,几年前我们重仓持有的招行、万科,那就是‘价值洼地’。”在李驰的投资组合中,A股的招行、万科,港股的金蝶是其代表。这几支股票由于持有几年了,数倍的投资收益已经在手。
事实上,在牛市的思维之下,先炒一线股,再二线、三线循环轮动,在市场大面积宣扬价值投资理念时,毫无投资价值的股票依然没有多少成为“仙股”,而且甚至一些业绩极差股也有大幅攀升。李驰认为,这也是一个非理性市场的正常表现。他表示,“这正是泡沫下的风险所在,牛市就象一个气球,你往里面吹了50口气,气球不断变大,但你不知道第51口气是否会将气球吹爆。”
对于市场敏感人士已经感受到的泡沫与风险,政府的调控政策,比如加息,是否会抑制投机与泡沫?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