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自然数与偶数一样多
(2017-06-20 19:48:14)
“如果两个集合之间建立一个一一对应,就叫做它们的个数相等”1。“不管是有穷集还是无穷集,如果能够在A与B两个集合的元素之间建立起一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就应当承认A与B的元素一样多”2。“我们可以把每个自然数同一个偶数配对,也可以把每个偶数同一个自然数配对。例如,下面就是一种配对的方法:
用这种方法可以把两个集合的元素都配成对,因此它们有相同的基数”3。“两个集合称为等势的,如果它们之间能够建立一一对应”4。
1 分析一个现象,有一个由连续自然数组成的集合,元素个数不祥(集合起点终点不祥),另有一个由连续偶数组成的集合,元素个数也不祥,用一一对应方法比较它们是否等势,如果两个集合的元素数都是有限数,结果是两个集合不一定等势,如果两个集合的元素数都是无限数,结果是两个集合一定等势。同样用“一一对应”方法比较两个集合的大小,两集合的元素数是有限或者无限结果会不同。此例中的有限数与无限数在作两集合是否等势的一一对应时,是性质一样的自然数和偶数,不应该结果不同。出现结果不同应该是比较集合是否等势的方法有问题,经分析问题的原因是,集合论中比较集合大小的一一对应方法在实际使用时存在两个标准。第一个标准是,两个集合间用一个元素对一个元素配对的方法比较两集合的元素数,在两集合中的最后一个元素都确定配对后才认定两个集合的元素一样多。第二个标准是,只要两个集合可以按顺序用一个元素对一个元素的方法开始配对,不用等到确认最后一个元素已配对就认定两个集合的元素一样多,就认为两集合元素配对没有多余元素。第一个标准是传统公认的有穷集比较大小方法中的一种方法,这个标准没有用在无穷集之间比较大小,因为当集合元素个数趋近无穷时,哪两个元素在对应无法认定。第二个标准是第一个标准的前半部分,在集合论中第二个标准只被用来确定无穷集合间等势,如果用第二个标准比较有穷集的大小,在集合间作元素一一配对结束前;在没有确定元素是否全部配对的情况下,就认为两集合元素一样多,就认为个数不详的自然数集与偶数集等势,应该不正确,所以第二个标准不能用在有穷集间比较大小。因为是比较等势的方法不同导致结果不同。
自然数集在有穷阶段和无穷阶段都是由一个一个元素组成。如果自然数集与偶数集等势,就必须在自然数集与偶数集的有限阶段和无限阶段都做到元素间一一对应。可以认为与自然数的无穷大之间不能再插入自然数的自然数是趋近无穷大自然数,记为→∞,自然数集在有限阶段和无限阶段的每一个元素都有序数。自然数集有趋近无穷多个元素,自然数集中总有一个元素的序数是→∞,自然数与偶数作对应时是它们之间相同序数的元素在对应,那么偶数集中的哪个元素与自然数集中元素序数是→∞的元素对应?偶数集被推导出的与自然数→∞对应的数是“→2∞”吗?“→2∞”与“→∞”的定义矛盾,“→2∞”不存在,这样“→2∞”=“→∞”也来不及存在。只有讨论过是不是自然数集中的“→∞”与偶数集中的“→2∞”对应才能确认自然数集与偶数集的每个元素是否都一一对应过。如果认为→∞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自然数,那么→∞这个过程也存在于自然数集之中,这个过程也是由一个一个自然数元素组成,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区分出一个一个元素,自然数集与偶数集就不能作一一对应,自然数集与偶数集也就不能等势。那么当自然数与偶数一一对应到自然数进入到→∞这个过程时,偶数用怎样一个过程与之对应呢?不存在偶数用“→2∞”过程对应自然数→∞过程,所以自然数集与偶数集不等势。前面摘引的一一举例说明每一个自然数都存在一个偶数与之对应的例子中,被验证到的数都是有限数,无限数的情况没有被验证。比较无穷集大小的第二个“一一对应”标准在集合论中没有被论证过,其正确性没有依据。
观察下面阵列。
1
1×2
1/1
12
1*
可以看出以上被认为可以与自然数一一对应、基数相同的集合,只是变化了自然数元素的写法而已。它们实质都是自然数集。
参考文献
〔1〕《集合论与连续统假设浅说》
张锦文
上海教育出版社1980
〔2〕《数学与哲学》张景中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3〕《无限数》〔英〕C.D.H库伯著
科学出版社1982
〔4〕《康托的无穷的数学和哲学》
〔美〕
周
道本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5〕《高等数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8
p21
〔6〕《数学词典》〔法〕L.Chambadal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
18.10.10修改
如果两个集合之间建立一个一一对应,就叫做它们的个数相等。1“不管是有穷集还是无穷集,如果能够在A与B两个集合的元素之间建立起一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就应当承认A与B的元素一样多”2“我们可以把每个自然数同一个偶数配对,也可以把每个偶数同一个自然数配对。例如,下面就是一种配对的方法:
用这种方法可以把两个集合的元素都配成对,因此它们有相同的基数”3。“两个集合称为等势的,如果它们之间能够建立一一对应。”4
1
分析一个现象,有一个由连续自然数组成的集合,元素个数不祥,另有一个由连续偶数组成的集合,元素个数也不祥的,用一一对应方法比较它们是否等势,如果两个集合的元素数都是有限数,那么两个集合不一定等势,如果两个集合都是无限数,那么两个集合一定等势。同样用一一对应方法比较集合的大小,集合的元素数是有限或者无限结果会不同。这是因为集合论中比较集合大小的一一对应方法在实际使用时存在两个标准。第一个标准是两个集合间用一个元素对一个元素配对的方法比较两集合的元素数,在两集合中的最后一个元素都确定配对后才能认定两个集合的元素一样多。第二个标准是,只要两个集合可以按顺序用一个元素对一个元素的方法开始配对,不用等到确认最后一个元素已配对就认定两个集合的元素一样多,就认为两集合的元素配对没有多余元素。第一个标准是传统公认的有穷集比较大小方法中的一种方法,这个标准不能用在无穷集之间比较大小,因为当集合元素个数趋近无穷时,哪两个元素在对应无法认定。第二个标准来源于第一个标准中的一部分,在集合论中第二个标准被用来确定无穷集合间等势。如果用第二个标准比较有穷集的大小,在集合间作元素一一配对结束前;在没有确定是否有多余元素的情况下,就认为两集合元素一样多,应该不正确,所以第二个标准不能用在有穷集间比较大小。前面一一举例说明每一个自然数都存在一个偶数与之对应时,被验证到的数都是有限数,无限数的情况没有被验证,自然数是→∞时是哪个偶数与之对应(与自然数无穷大之间不能再插入自然数的自然数是趋近无穷大自然数,记为→∞)?。比较无穷集大小的第二个一一对应标准在集合论中没有被论证过,其正确性没有依据。
观察下面阵列。
1
1×2
1/1
12
1*
可以看出以上被认为可以与自然数一一对应、基数相同的集合,只是变化了自然数元素的写法而已。它们实质都是自然数集。
参考文献
〔1〕《集合论与连续统假设浅说》
张锦文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0
〔2〕《数学与哲学》张景中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3〕《无限数》〔英〕C.D.H库伯著
科学出版社 1982
〔4〕《康托的无穷的数学和哲学》
〔美〕
周
道本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
〔5〕《高等数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8
p21
〔6〕《数学词典》〔法〕L.Chambadal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