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认识的于阿姨

(2013-12-26 09:36:14)
标签:

于阿姨

一个人就是一本书

讲故事

经验之谈

知识

分类: 悠然我思
    今天健康之路说,80岁以上100%的人有白内障;70岁以上80%的人有;60岁以上60%或70%的人会有。且高原地区的人多发,为阻止或延缓它的发展,建议佩戴太阳镜并多喝水。手术的话,不能早也不能晚,错过时机会失明。

    但看不清也不一定全是白内障,要及时就医。


    往年我都基本买福建永春的芦柑,今年一改常态,这次我家买了一箱沙糖芦柑。那天到农贸市场,天都快黑了,听这家女老板说,永春的是小包装,就改主意了。1.80元/每斤,个个包甜,都是树上阳光最好处摘下的果。1.60元/每斤的,不一定个个甜。我买1.8元的,买好之后,我又去看了一家,也是这个价。
                       2013年12月21日采撷于农贸市场,我家买了一箱沙糖斯芦柑↓
我认识的于阿姨
—————————————————————————————————————————————————

    查了一下缘份二字,百度里解释说是中国文化和宗教文化的一个抽象概念,是一种人与人之间无形的连结,是某种必然存在的相爱的机会和可能。还有一个解释说相遇是有缘,拥有是有缘,珍惜是有缘,三者加在一起,才能叫做“缘分”。相遇而不能拥有,是错失缘分;拥有但不珍惜,是亵渎了缘分;只有将相遇的争取到手,到手的细心呵护,这才成就了“缘分”。

    我与老大是有缘份的。比如说,在一起打球的人多了去了,比她年轻的比她年长的都有,我偏偏与她成了朋友,除了打球,还一起去旅游。再比如,本来我们谈起过一起逛一次展销会的,后来因为时间我没有约她,尽然在人挤人的那个下午的会展中心碰到了她。因为她,我还认识了另外一个人——于阿姨。

    于阿姨也七十多岁,她因为想去湘家荡,后来我们五个人一起骑自行车去过一次湘家荡。她有文化,善谈,每天看报,所以谈话内容新潮,很有档次。在湘家荡的那个中午,我们吃饱喝足开始谈天,她先讲到,我们国家发现了光子,光的传送速度是最快的,将来可以大幅提高互联网的速度。(新闻里我也听到这个信息,但我不太懂,只知道是我们中国人首次发现的,是我们的专利)接着她又为我们讲述了一些自己的亲身经历。我很怕把有些内容给忘了,尝试着记一下。因为水平有限,不会撰写,但有的内容很重要,所以就当日记一样记录一下:

    于阿姨得过肺癌,当然是很多年前的事了。她说,那时候因为咳嗽去医院看病,拍了片子,因为又赶上快过年了。好象她去拿结果时医生就告诉她是肺癌。(一般电视剧中或者平时耳闻这种不幸的消息都是瞒来瞒去,或告诉病人家属,不直接告诉病人的)因为第二天就是年三十,况且医院也要放假,只能年后再说了。回家后她告诉老伴,你中大奖了!!!老伴茫然地问中什么奖了?她把实情告诉了老伴。问,这还不是大奖吗?!你们男人不是最盼望这种机会?这回你可以再找一位年青貌美的人了?!本来比较沉重的话题,被于阿姨讲得我们全都哈哈笑了。笑声的背后不得不让人思考,有这样豪情的人,无论得什么病都是打不垮的。你看她,是一个多么幽默、开通的人啊!这个人,不是个等闲之辈。然后,就与老伴商量,一起保密,不告诉孩子们,高高兴兴过年。过了年再做打算。

    之后她是在上海做得手术。她是有了症状才去看病的,并不是体检偶然发现的那种,按说不算是早期。我们都惊奇,她愈后没什么病态,不象个曾得过癌症的人?!七十多岁了,能和我们一起骑行。我们说,你手术做得真好!她却说,因为我碰到了一位好医生,手术做好后没有化疗。这句话,听得我们都张大了嘴,啊?!

    她接着说,手术后医生跟她说,不做化疗不伤害人自身的免疫,对恢复或许会更好?!但医生也明确表示不敢保证。关键是于阿姨认可了医生的看法和想法,同意了医生的措施,果断地放弃了化疗。手术后好象吃过中药,这个环节记忆有点儿模糊了。

    之后,又讲了孙子的故事。事情从小孩姥姥看孩子说起。

    姥姥发现孩子小屁屁上面(后背的最下部)有块皮肤病,姥姥就告诉自己的女儿,女儿年轻,工作也忙,对自己的母亲又不客气,说这算个什么事啊?!……可是姥姥天天看着,还是觉得是个问题,就告诉了孩子的奶奶——于阿姨,经医院诊断,还真不是普通的皮肤病,后来到上海治病,由于儿子儿媳都上班,于阿姨就一个人带着孙子住院,手术也治不好,这个孩子最终没保住。原因是夫妻因血液方面的问题不能生男孩,后来生一女孩挺好。我惊叹的是于阿姨,一个退了休,得过癌症的老人,自己一个人带着孙子去上海为孩子看病,住院……这种体力和压力,任一个年富力强的男人也打怵。陪病人相当劳累,又是一个孩子,他要闹得呀!

    还有她自己的母亲及女儿也都有故事,时间有限,只待下次遇到再讲了。

    为什么突然想起于阿姨,是因为前段时间听单位里的人说起,我以前的一位上司,喉癌早期去上海手术一事。

    当然,这种手术之后不做化疗是否可取?我一个不懂医学的人不做任何评论。更不敢随意推荐给任何人。

    一个人就如一本书。书要有选择地看。人也一样,要有选择得取舍。

    假如你看了这个日记,也不必太当真。因为这是我的日记,与你没什么相干。生命旅途中不仅牧羊人是孤独的,任何人也都是孤独的。关键的时候得自救。


 The Lonely Shepher翻制版 -- Gheorghe Zamfir & James Last & Nana Mouskouri

    这首《The Lonely Shepherd 孤独的牧羊人》是由是当今世界上最为著名的罗马尼亚排箫演奏家、被誉为排箫演奏艺术代名词的Gheorghe Zamfir (格奥尔基·赞菲尔)与著名的德国James Last(詹姆斯·拉斯特)乐队以及希腊国宝级歌坛天后Nana Mouskouri(娜娜·穆斯库莉)合作演绎的版本,赞菲尔的演奏将排箫清冷悠远的意境发挥到了极致,被认为是排箫演奏的典范,让人的想象力漂浮在一片天低地旷、秋意萧索的原野之上,似空谷中幽凉而带着淡淡哀愁的风,抒发着心中的孤寂与伤感,也许这种感觉来源于音乐,也许是美往往免不了让人悲伤;享有雅典白玫瑰美誉的吟唱者穆斯库莉,用一种历经世事的沉稳、清幽醇美的歌声,在此曲中让人的思绪飘向远方,情感渗入灵魂,有了她的演唱,更加撼人心魄,更觉凄美婉约,在一片天低地旷、广袤无垠、秋意萧索的原野之上,山风、树木、苍茫天空、血色夕阳、孤独的牧羊人、忧郁绵长的身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快过年了
后一篇:秋海棠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