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那天我的相机没电了。是我没准备好,备用电池忘了及时充电,造成这难以弥补的损失。唯一的照片是儿子拍下的。也就不敢嫌少了!要不是因为我,他不一定会专程到这个地方去,虽然是免费的。
2012年7月1日采撷于密歇根大学马特伊植物园


参照图↓来自中国植物图像库

—————————————————————————————————————————————————
桫椤又名树蕨,蕨类植物是高等植物中较为低级的一个类群。在远古的地质时期,蕨类植物大都为高大的树木,后来由于大陆的变迁,多数被深埋地下变为煤炭。尚生存在地球上的大部分是较矮小的草本植物,桫椤是极少数一些木本种类其中的一种。
桫椤,拉丁学名Alsophila spinulosa (Hook.) Tryon 桫椤科桫椤属树形蕨类植物。茎直立,高1~6m。胸径10~20cm,上部有残存的叶柄,向下密被交织的不定根。叶螺旋状排列于茎顶端;茎端和拳卷叶以及叶柄的基部密被鳞片和糠秕状鳞毛,鳞片暗棕色,有光泽,狭披针形,先端呈褐棕色刚毛状,两侧具窄而色淡的啮蚀状薄边;叶柄长30~50cm,通常棕色或上面较淡,边同时轴和羽轴具刺状突起,背面两侧各具一条不连续的皮孔线,向上延至叶;叶片大,长矩圆形,三回羽状深裂;羽片17~20对,互生,基部一对缩短,中部羽片长40~50cm,宽14~18cm,长矩圆形,二回羽状深裂;小羽片18~20对,基部小羽片稍缩短,中部的长9~12cm,宽1.2~1.6cm,披针形,先端渐尖而具长尾,基部宽楔形,无柄或具短柄,羽状深裂; 裂片18~20对,斜展,基部裂片稍缩短,中部孤长约7毫米,宽约4毫米,镰状披针形,短尖头,边缘具钝齿;叶脉在裂片上羽状公叉,基部下小脉出自中脉的基部;叶纸质,干后绿色,羽轴、小羽轴和中脉上面被糙硬毛,下面被灰白色小鳞片。孢子囊群着生侧脉分叉处,造近中脉,有隔丝,囊托突起,囊群盖球形,膜质。外侧开裂,易破,成熟时反折覆盖于主脉上面。
从外观上看,桫椤有些像椰子树,其树干为圆柱形,直立而挺拔,树顶上丛生着许多大而长的羽状复叶,向四方飘垂,如果把它的叶片反转过来,背面可以看到许多星星点点的孢子囊群。孢子囊中长着许多孢子。桫椤是没有花的,当然也就不结果实,没有种子,它就是靠这些孢子来繁衍后代的。
生于林下或溪边荫地;产于中国大陆的西藏贵州赤水及南方各地,在尼泊尔、印度锡金、不丹、印度、缅甸、泰国、越南、菲律宾及日本南部也有分布,在台湾地区则格外常见于山野林地中。茎含淀粉,可供食用。
干燥后的桫椤茎碎屑被称为“蛇木屑”,可用作兰花等植物的肥料。[文字介绍摘自百度百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