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8日采撷于马家浜


—————————————————————————————————————————————————
狼把草, 拉丁学名 BidenstripartitaL
别称鬼叉、鬼针、鬼刺。菊科刺针草(鬼针草)属一年生草本,高30—150cm。叶对生,无毛,叶柄有狭翅,中部叶通常羽状,3—5裂,顶端裂片较大,椭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锯齿;上部叶3深裂或不裂。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直径1—3cm;总苞片多数,外层倒披针形,叶状,长1—4cm,有睫毛;花黄色,全为两性管状花。瘦果扁平,倒卵状楔形,边缘有倒刺毛,顶端有芒刺2,少有3—4枚,两侧有倒刺毛。
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各省区;亚洲、欧洲、非洲北部以及大洋洲均有分布。
在温带地区,于5—6月出苗,一周左右即开始抽茎,7—8月开花,8—9月结实,在亚热带地区,4月下旬以后出苗,6—8月中旬分枝,8月中旬至9月孕蕾开花,9—10月结果并成熟,至11月中旬(降霜)以后枯死,其生育朋为150—195天。狼把草的种子繁殖能力较强,一株正常发育的植抹可产种子数百至数千粒,瘦果干粒重约3.82g。种子体大而轻,具倒钩刺,成熟后极易脱落,能借风力、水流向外传播。也能借粘附在动物和人体上进行传播。狼把草的成热种子处于休眠状态。经过越冬,翌年才能发芽出苗,在土中的麦芽深度为2—4cm,深层不易发芽的种子,能保持发芽力达两年之久。狼把草的再生力强,下部茎秆极易生出大量的不定根。基部茎·枝的叶腋有腋芽,当地上部分受损后,腋芽萌动生出新的再生枝.在生长期内,只要留茬适宜,刈割2—3次,不会影响再生。狼把草属湿生性广布植物。在温带、亚热带气候下的湿生、浅水域条件均能生长。喜酸性至中性土壤,也能耐盐碱,在东北松嫩平原草甸,盐碱化较高的湖边,经常成为禾本科、莎草科、蓼科中某些湿生植物群落的亚优势种或优势种。狼把草常群生,或为单优势种纯群落,也以伴生种或亚优势种参与群落的组成。
全草可提取黄色染料。亦作药用,治感冒,百日咳等症,果实榨油可制油漆。性味苦甘,平。功效:治气管炎,肺结核,咽喉炎,扁桃体炎,痢疾,丹毒,癣疮。[文字介绍摘自百度百科]

狼把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