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叶下珠

(2013-09-05 12:08:14)
标签:

叶下珠

植物

野生

小区

分类: 可圈可点

    这个植物乍看有合欢或含羞草的影子,等知道了名字,鉴定人说叶下面有东西,我再去察看时,已经被挖走了。

2013年7月25日采撷于小区内

叶下珠

参照图↓

叶下珠

—————————————————————————————————————————————————

   

    叶下珠,拉丁学名PhyllanthusurinariaL. 别名珍珠草、夜合草(四川大雪山)珠仔草、假油甘(潮汕)、龙珠草、企枝叶下珠(潮安、潮州)、油甘草(普宁、澄海)、小里草(揭阳、普宁)、合羞草、五时合(揭阳)、田油甘、田青仔、叶后珠(南澳)、珍珠草(广州)、小人草(泉州)。凹肚珍珠或塔斗珍珠(惠来)。鸟麻(南澳,饶平,澄海),碧凉草(音,安徽)。大戟科叶下珠属一年生草本。高数寸至尺许。茎带紫红色,有纵棱。叶互生,作复瓦状排列,形成二行,很似羽状复叶,叶片矩圆形,长二、三分,全绿,先端尖或钝,基部圆形,几无叶柄。夏秋沿茎叶下面开白色小花,无花柄。花后结扁圆形小果,形如小珠,排列于假复叶下面。
 
分布于四川四川大雪山产叶下珠没食子酸含量最高)、云南、湖南、贵州、广东、广西、江苏、江西、福建、浙江,安徽等地,夏秋季采集。
 
大戟科叶下珠属植物叶下珠(Phyllanthus urinaria L.),主要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印度、越南、美洲和中国的长江以南等地均有分布。
 
性味微苦甘,性凉,无毒。内服清热解毒散气去积;外用消毒退肿。入脾肺经。主治赤白痢疾,暑热痢疾,伤暑发热,目赤肿痛,小儿疳积,夜盲;外治毒蛇咬伤,头蛇疮,皮肤飞蛇卵,小儿暑疖。[文字介绍摘自百度百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千金子
后一篇:嘉禾揽胜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