螽[zhōng]
1、〔~斯〕昆虫,身体绿色或褐色,善跳跃,对农作物有害。
2、〔阜~〕即“蚱蜢”。[摘自百度词典]
蚂蚱还是熟悉的,小时候常常去抓。但这个样子的虫我还是第一次看见,化了些时间才拍成这样。
秋蛉,看来是它的俗名。其它信息查不到,有说是螽斯科的昆虫,但图上显示又不完全一样,看来有许多种。可以确定↓它是某种螽斯,或许是草螽或尖头草螽,不是蝈蝈。
2011年9月11日郊游湘家荡采撷


↓眉毛(触角)超长,楞是拍不全

—————————————————————————————————————————————————
■蝈蝈和螽斯的关系:直翅目中的1科。
蝈蝈学名螽(zhōng)斯。个子较大,外形和蝗虫相像,身体草绿色,触角细长。雄虫的前翅互相摩擦,能发出“括括括”的声音,清脆响亮。喜欢吃瓜果、豆类等,人们用小竹笼饲养观赏;
螽斯的外表粗看很像蝗虫,看稍仔细便可以发觉,它们的身甲远不比蝗虫那样坚硬,更重要的是,它们有着细如丝,长过其自身的触角。而蝗虫类的触角又粗又短。螽斯的叫声具有金属的感觉,比蟋蟀的更响亮、尖锐而更加刺耳。有的可以传一两百米远,螽斯的个头与鸣声也不尽相同,体型亦有差异,有瘦长的纺织娘,也有短胖的蝈蝈。体躯纵扁或近圆柱状。触角30节以上,丝状,比体长。翅的变异较大:发达、缩短或消失。在有翅种类中,雄性发音器位于左前翅之臀域,常略呈圆形,周围围以弯曲而发达的翅脉,中横贯粗脉,作为音源;右前翅基部为光滑而透明的鼓膜,当二翅相互摩擦时,而共鸣发音。前足胫节基部两侧具有开口式或闭口式的听器。后足腿节十分发达。跗节4节。产卵器十分发达,呈剑状或镰刀状。
世界已知约1万多种,中国现在仅知200多种,估计约有500种以上,其中纺织娘(促织)和蝈蝈为人所熟知。分布几乎遍及世界各地,但多数种类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Tettigonia viridissima,螽斯的一种。直翅目(Orthoptera)螽斯科(Tettigoniidae)昆虫,约3,000种。与蟋蟀科(Gryllidae)的区别在于听器位於前足。触角等於或超过体长,覆翅形状不同,产卵管剑形,多以卵越冬。雄体鸣声来自覆翅互相摩擦,鸣声各种均不同。包括树螽、草螽、尖头草螽和盾背螽斯。最后一类体棕色或灰色,栖於地面或矮草上,大多无翅或翅退化。其馀种类绿色,具长翅,生活於树或灌丛中。
主要栖息于丛林、草间,亦有少数种类栖息于穴内、树洞及石下等环境中。多数种类产卵于植物茎干内、裂缝中或茎叶的表面上,亦有少数种类产卵于土中。食性复杂:有植食性、肉食性和杂食性等多种类型。植食性种类多对农林牧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肉食性种类除在柞蚕区内可对养蚕业造成一定的危害外,而在其他地区则可作为害虫的天敌加以利用。
螽斯属于渐变态,一个世代经历卵、若虫和成虫三个虫态,多数种类以卵越冬。
转自百度百科 [文字介绍摘自360问答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