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久弥新啊!我终于得知了它的名字,高兴。
2011年11月28日采撷于漓江↓
—————————————————————————————————————————————————
苦草,拉丁学名Vallisneria natans (Lour.) Hara 别称蓼萍草,扁草;又名苦玄参、苦胆草、蛇总管、四环素草。水鳖科(也说玄参科)苦草属多年生无茎沉水草本,有匍匐枝。叶基生,线形,长30-40(50)厘米,宽5-10毫米,顶端钝,边缘全缘或微有细锯齿,叶脉5-7条,无柄。雌雄异株,雄花小,多数,生于叶腋,包于具短柄的卵状3裂的佛焰苞内,雄蕊1-3;雌花单生,径约2毫米,佛焰苞管状,先端3裂,长约1-2厘米,有棕褐色条纹,有长柄,丝状,伸到水面,受粉后,螺状卷曲,把子房拉回水中,花被片6,两轮排列,内轮常退化,外轮带红粉色,较大,花柱3,2裂;子房下位,胚珠多数。果圆柱形,成熟时长约14-17厘米。种子多数,丝状。花8月,果期9月。
分布于低海拔地区湖泊浅水中。产于我国吉林、河北、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中南半岛、日本、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也有分布。
苦草以全草入药。
药理: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文字介绍摘自百度百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