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茄是一种药,小时候听说过。在寒冷的北方,患哮喘的人比较多。但没见过植物。野颠茄第一次见。
2011年11月28日采撷于广西阳朔↓
↓成熟后会变成金黄色,花纹就不见了。

—————————————————————————————————————————————————
野颠茄,别名顛茄、山马铃、大丁茄、小颠茄、天茄子、假茄子、红顛茄、黄贡茄、鬼茄、竻丁茄、红果丁茄、丁茄、地茄、狗桔、刺茄、洋海茄、刺天茄。药用为茄科植物丁茄Solanum
surattense Burm.f.的全株。直立形灌木,高三十至六十厘米,全株有纤毛和细直刺。叶互生,阔卵形,先端尖,基部心形,五至七浅裂或中裂,两面有纤毛,叶脉和叶柄有直刺。聚伞花序腋外生,有花一至四朵;花萼五裂,有刺;花冠白色,裂片披针形;雄蕊5。浆果球形,熟时橙红色,直径三至四厘米,果柄具细直刺。种子多数,扁平,直径约四毫米。花期夏、秋季,果期七月。
生于荒地、林边。分布于长江以南至台湾、福建、广东、广西、云南。
性味性温,味苦、微辛;有毒。
功能主治散瘀消肿,止痛拔毒。用于跌打损伤、痈肿疮疖、慢性骨髓炎、淋巴结核、冻疮、胃痛。[文字介绍摘自网络]
■野外游玩时,千万不要随意采食其野果。把玩或食用野颠茄,会引发中毒,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汁液溅到身上、口腔、眼里都会有损害。”野颠茄浆果含澳茄碱、澳茄边碱、澳茄新碱等,一旦误食会较快地出现中毒症状,几个小时后出现烦躁不安,瞳孔散大,或阵发性抽搐,严重者可于12到24小时后出现休克甚至致命。

大众网-半鸟都市报:2011年11月8日有篇文章——颠茄能致命,别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