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五日上午(周日)游览了仰慕以久的中山陵,那天,我们8点左右就到了山下,但已经有人下来了。据亲友说,从打免了门票,人格外多,特别是双休日。又赶上好天气,整个上山的大道满满的人,虽然说不上拥挤,但一不留神就会与先生走散,所以,俺除了观察两旁的植物,人也得盯紧才行。
刚上山,我首先就发现了一种白花正是花期,立即拍下,并请教山上的清洁工,他们说哪里还有花呀?我将他们领到花前,即被指认为——油茶!油茶,听说过,但第一次见。刚到就有收获,登山的劲头别提有多足了~~
2010年12月5日采撷于游览中山陵途中↓



—————————————————————————————————————————————————
油茶,别名:茶子树、茶油树、白花茶。学名Camellia
oleifera Abel 英文名Oil Camellia
茶科茶属常绿小乔木。因其种子可榨油(茶油)供食用,故名。油茶树高达4~6米,一般2~3米。树皮淡褐色,光滑。单叶互生,革质,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边缘有细锯齿。花顶生或腋生,两性花,白色,直径6-9厘米,花瓣倒卵形,顶端常二裂。蒴果球形、扁圆形、橄榄形,果瓣厚而木质化,内含种子。种子褐色或黑色,三角状,有光泽。茶树每年的春季还会长出一种果实,末成熟时是红色或者是绿色,成熟后会脱一层皮,里面的肉质呈银白色或者白色,根据不同的果实味道各有不同,肉薄的吃起来香,肉厚的吃起来水份很多,而且脆,把这种果实串起来晾在家里一段时间后有点蔫的时候吃起来味道更好。
油茶喜温暖,怕寒冷,要求年平均气温16~18℃,花期平均气温为12~13℃。突然的低温或晚霜会造成落花、落果。要求有较充足的阳光,否则只长枝叶,结果少,含油率低。
油茶分布区的北界在淮河~秦岭一线;南界大致在北回归线附近;东界为东南海岸和台湾;西界是云南的怒江流域和青藏高原的东缘。垂直分布在东部地区一般在海拔800米以下,西部地区可达海拔2000米。
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耐贮藏,是优质食用油;也可作为润滑油、防锈油用于工业。茶饼既是农药,又是肥料,可提高农田蓄水能力和防治稻田害虫。果皮是提制栲胶的原料。叶部含有花黄素、茶碱等,是医药工业的原料。木材可做小型农具。
种子含油30%以上,供食用及润发、调药,可制蜡烛和肥皂,也可作机油的代用品。
油茶与油棕、油橄榄和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植物。茶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远远高于菜油、花生油和豆油,与橄榄油比维生素E含量高一倍,并含有山茶甙等特定生理活性物质,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油茶具有很高的综合利用价值,茶籽粕中含有茶皂素、茶籽多糖、茶籽蛋白等,它们都是化工、轻工、食品、饲料工业产品等的原料,茶籽壳还可制成糠醛、活性炭等,茶壳还是一种良好的食用菌培养基。研究表明,油茶皂素还有抑菌和抗氧化作用。此外,油茶还是优良的冬季蜜源植物,花期正值少花季节,10月上旬至12月,花粉极其丰富。在生物能源中油茶也由很高的应用价值。同时,油茶又是一个抗污染能力极强的树种,对二氧化硫抗性强,抗氟和吸氯能力也很强。因此科学经营油茶林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生态效益。[摘自百度百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