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莲泗荡面面观②

(2009-03-25 08:56:54)
标签:

嘉兴

莲泗荡

民俗

污染

卫生

文化

分类: 泉水叮咚

 莲泗荡面面观②

↑刘王殿正门 

 莲泗荡面面观②

↑刘王殿后面

莲泗荡面面观②

↑清同治御赐

莲泗荡面面观②

↑一对情侣为照片争色。当时很想烧一柱香,这种情景下,不想凑热闹了。

———————————————————————————————————————————————

 

    本文蓝色部分为本人观点,黑色部分来自媒体。

    莲泗荡,多么好听又壮观的名字,莲是莲花,也是连接的意思,四荡相连的壮观景象,多么让神往。这个公园我之前只是听说过、向往过,虽然并不太远,十几公里的路。这次能够成行要不是我坚持也就泡汤了。

    莲泗荡本名连四荡,亦写作连泗荡。以陶家荡、文泉荡、庙前荡、桥北荡四荡相连而故名。荡的位置在秀洲区纺织名镇王江泾镇民主村及油车港镇境内,是古太湖的遗存。莲泗荡水域面积四千余亩,水流汩汩,盛产鱼虾;环湖四周,烟树远村,自成佳景。

    如今随着公路的贯通,船只不多,大部分水域都养殖了珍珠。但由于水面大,眼界十分开阔,据说晴天时,南可看见嘉兴市;北可看见黎里;东可看见嘉善;西可看见新塍……
  明代,莲泗荡畔始建刘王庙。这座庙的神祗姓刘名承忠,元代江淮官指挥,在江淮间为民驱蝗,元亡,自沉于河,世称刘猛将军。清雍正二年(1724),敕命全国祭祀刘承忠。清同治年间,加封刘承忠为“普佑上天王”,刘王庙香火益盛。清末民初,各地相继建立供奉刘王的宗教团体,如上海新公门、老公门和江浙一带的八仙社等。这些团体的成员,主要是船民和渔民。每年清明及农历八月十四(相传是刘王诞辰)为刘王庙庙会,也称“网船会”。会期三天,嘉兴城乡各地有数万人前往“赶会”。这种盛况,延续到抗战爆发后逐渐衰落。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庙虽废,但民间香火仍不绝如缕。

    以我所知,有许多人不明旧里,去的目的就是烧香拜佛,许多年青人也如此。到处烟雾腾腾,商业气息频占上峰。但愿这是我的愚见或偏见。而且卫生状况堪忧,所到之处垃圾随处可见,荡边就有刚刚入水的垃圾,我还看到有人正在清理未完全燃烧的蜡烛,浪费惊人……
  1986年6月,荷花乡政府在刘王庙原址建刘公园,有望湖楼、九曲长廊、湖心亭、石拱桥等建筑组成;并将刘王庙建成“刘承忠纪念馆”,殿内仍祀刘王塑像,香烛纸马也悉依旧观。
  1998年春,在刘公园东小洲上建刘公塔,七层,高43.8米,顶层内悬大铜钟一座,土镌“莲水钟声,太平世界”八字。刘公塔巍峨崇丽,为浙北水乡第一塔。

    周日这天,我欣然登上此塔,在每一层观望四周,甚好。出来的时候但见刘公塔塔基有裂缝,地基已下沉一寸有余,南边台阶处可见明显痕迹,存在一定隐患。

    浙江一带无论是抗战英雄还是文化名人遍布各地,如雷贯耳的有茅盾、徐志摩、丰子恺不计其数……许多寺庙大多有人物原型,并有文字简单记载着当年的故事。事实充分证明,世世代代的民众都非常崇敬为民作出过贡献的先人们,这本来是件大好事,而时代变迁、在民俗演化过程中,文化层次却在下降。如何正确有度地纪念和崇拜才更有利于民生显得越来越应该强调。否则将变得非常庸俗,并严重污染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无穷后患。

     因为相片多,制作了相册视频↓:

               

 

莲泗荡面面观②

我的相关博文:莲泗荡网船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革命之路
后一篇:动感课堂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