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昆剧唱腔的板式和节奏——昆剧音乐

(2009-06-10 10:55:38)
标签:

转载

昆曲

唱腔

板式

节奏

杂谈

转载:《昆剧唱腔的板式和节奏——昆剧音乐》作学习之用   来源:摘自《苏州戏曲志》

 

 1、昆剧板式一词涵义有三:(1)曲牌的节拍形式。有三眼带赠板(8/4)、三眼板(4/4)、一眼带赠板(2+2/4)、一眼板(2/4)、流水板(1/4)及散板六种。(2)曲牌的用板格式。南曲每曲都有固定的板数,唱词的正字在小节中有固定的板位,曲中衬字不占板位;二曲紧接,前句之末,后句之首必须合成一完整的小节。北曲板式较自由,曲无定板,衬字不限字数且可占板位,曲之整板、散板也可变换。有称“南曲板以节字,北曲板以节句”。(3)拍板运用的名称。小节第一拍,音、板同出的叫“正板”,也叫“实板”;板下后音再出的叫“险板”,也叫“闪板”;在延音中下板的叫“掣板”,也叫“腰板”;音尽下板的叫“截板”,也叫“绝板”。这些用板的不同方式也统称板式。   

 

 2、昆剧唱腔板式的变化有三种:扩板、抽眼和整散变化。扩板也称“赠板”,是把原来曲子的节拍扩大音值,细分节拍,并用小腔把它充实、丰富起来。抽眼也叫“缩板”,即抽去原板式的小眼(头眼、末眼)使原有节拍音值缩小,速度加快,用音化简,节奏紧缩,曲调紧凑有力。扩板与抽眼南曲比较严格,要求有四:快而不乱,即要求不乱板,不乱字,不乱腔,不扰腔格;放而不宽,即板位扩大,用腔增多,但不能超出原小节范围;慢而不单,即不断音,不脱节,保持唱腔的绵延起伏;收而不短,即紧缩须按原节拍的比例收缩,不减少原小节数。曲调节拍的整散变化多用于北曲,因为北曲无定式,文中衬字多少不限,北曲之板式非特增减移动无一定,且其起板与否也无一定,散板之曲有时亦可点板,如《风云会·访普》中曲牌[滚绣球]在不同场合既用散板,也用三眼板。
 
        昆剧唱腔板式的变化,实际上是一种曲调发展的方法,使一曲牌的板眼因剧情不同的需要而变化其节奏和时值。
        唱腔的旋律是由连续的乐音和一定的节奏相结合而成。乐曲节奏和乐音的强弱和时值相关。昆剧曲牌文学部分的曲是长短句的韵文,为了求得唱词的音节美和唱腔旋律的节奏相谐和并符合词意、剧情的表达要求,昆剧唱腔旋律节奏的处理原则有:
       (1)昆剧唱腔的节奏一般按唱词的词拍来划分。唱词单音节的句子按两个音节划分词拍,末音节单成一拍,其节奏基本是X X |X X|X X|X || 。的句\按两字一拍划分X X |X X|X X||其他五字句、四字句、三字句等都以此为基础截取一段,词拍与词拍之间或句与句之间增添拖腔,不影响词拍划分。                        
       (2)词拍的音节作旋律节奏的基础,因表现内容的需要,可以按比例扩大(或缩小)变化节奏。也可以前词拍从强拍起,后词拍从弱拍起,作强弱变化。
       (3)为强调重要的词意,可以按表意划拍,称意拍。
       (4)用某些相对固定的节奏型在全曲牌或全套各曲牌中反复出现,对唱腔内容的表现和统一曲牌风格、统一全套风格起重要作用。
 如《埋玉》中[朝元令]在一支曲牌中同一节奏型出现了八次“××|×—|”仅使全曲风格取得一致,节奏型本身也表现一定生活内容,[朝元令]这种前词拍强起,后词拍弱起变强弱的节奏型,对仓皇蜀道,疲惫艰辛形象的刻画起了作用。又如《酒楼》在首牌[集贤宾]中的两个基本节奏型“  ××  ××××  ”和“×××  O×××,×一|×”在首牌就作了充分的展现,在次牌[逍遥乐]、三牌[上京马]中又都有运用,对统一全套风格,塑造郭子仪音乐形象起了一定作用。
        (5)南曲字有定位,但字位的点定,又须和语音轻重和语气强调相统一,例如《游园》[醉扶归]全曲七言有六句,这六句的分逗不一样:第一、四、六句强调第五字,第二、三、五句强调第六字。由此可见南曲字位点定的目的,也是为表达戏剧内容服务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