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谈《特首该说普通话》

(2007-06-27 17:11:35)
分类: 关于品牌
 

《特首该说普通话》,引起了博友的广泛关注,不少博友在我的博客里留言。赞同的居多,反对的少。反对的声音里,有说我不够宽容的,有说应该尊重地方文化特色的,还有说我不应该把大陆的政治帽子带到香港的,等等。

 

我不想辩解什么,还是再举一个例子说明一下我的观点吧――新加坡。

 

因为历史的原因,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新加坡和台湾是走的比较近的。那时候的新加坡,用的是繁体字,书报都是竖排版,和现在的香港一样。

 

60年代的时候,新加坡当时的总理李光耀认识到和大陆发展关系的重要性,开始推行简体字:1969年,新加坡公布第一批简体字502个,除了67字(称为异体简化字),均与中国公布的简化字相同。1974年,又公布《简体字总表》,收简体字2248个,包括了中国公布的所有简化字,以及10个中国尚未简化的,如19765月,颁布《简体字总表》修订本,删除这10个简化字和异体简体字,从而与中国的《简化字总表》完全一致。

 

同时,书报也开始采用横排版。结果大家都知道:现在,一个大陆人去新加坡,读书、看报,丝毫感觉不到是出国。

 

再后来,新加坡和大陆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伴随大陆的经济腾飞,新加坡也收获了极大的利益。不可否认,沟通上的完全无障碍,为经济交流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回顾这些,不得不佩服李光耀老先生的高瞻远瞩。

 

反观香港,我们不提什么政治高度,就从经济发展角度出发,是不是应该借鉴一下新加坡的经验?!

 

这是我,一个中国人对香港的建议和祝愿,好像与“是否宽容”无关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