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没带儿子出去旅游过,直到快开学了,才想起他一直想去看看的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杭州是京杭大运河的自北而南的最后一段,过了拱宸桥,这条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就结束了她1794公里的奔走,静静地卧躺在美丽的西子湖畔,传唱着她动人的故事。
武林门轮船码头,一个已在记忆中消失多年的地方,而今已成为了杭州水上巴士的一个站点。水上巴士是从艮山码头开出的,我们父子俩在武林门码头坐上船后,轮船上已座无虚席了。
船沿着运河往北走,沿途的风景很杭州,西湖文化广场、卖鱼桥、半道春红、天下粮仓富义仓、迎接过乾隆皇帝六下江南的御码头、忠亭等等,很有杭州特色,当船过了江南运河第一桥——拱宸桥后,便是这条水上巴士的终点站——拱宸桥。
拱宸桥为三孔石拱桥,创建于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重建。相传在古代,“宸”是指帝王住的地方,“拱”即拱手,两手相合表示敬意。每当帝王南巡,这座高高的拱形石桥,便在这里恭迎这帝王的驾到,拱宸桥之名便由此而来。
拱宸桥很有气势,条石铺就的路,直到现在还是两岸市民惯走的要道。
过桥后是杭州市政府正在下大手笔重建的拱宸桥西历史文化街区。老底子的拱宸桥西,和工业是密不可分的。19世纪末,这里有个通益公纱厂,后来变成杭一棉,至今还留下了很多仓库、厂房、运货码头。现在,这里已完成了部分改造工作,三个国家级的博物馆(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中国伞博物馆、中国扇博物馆)已建成并对外开放,这三个博物馆也是由原来的仓库和厂房改建而成的。
规划中作为休闲商业步行街的桥西直街和桥弄街的改造工作也正在接近尾声。一旦建成,拱宸桥两岸将成为以运河景观、历史建筑、工业遗产为特色,集中反映杭州清末、民国初的城市平民居住文化、生产劳动文化和近代工业文化的重要历史文化街区之一,在运河的最南端唱响一曲古韵新声。
http://s8/middle/4a304ac4g74c1da1a0007&690
http://s8/middle/4a304ac4g8f92853e5227&690
http://s3/middle/4a304ac4g74c1da263cb2&690
http://s16/middle/4a304ac4g8f9285c7b08f&690
http://s12/middle/4a304ac4g74c1da356f2b&690
http://s6/middle/4a304ac4g8f92866f91c5&690
http://s10/middle/4a304ac4g74c1da44bfe9&690
http://s14/middle/4a304ac4g8f92870817dd&690
http://s2/middle/4a304ac4g74c1da4f5831&690
http://s8/middle/4a304ac4g8f9287823e87&690
http://s6/middle/4a304ac4g74c1da5b8db5&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