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隐性支出”增多带来的工作创新

(2008-11-19 13:59:45)
标签:

金融危机

隐性支出

工作创新

杂谈

分类: 杂谈

大西洋彼岸次贷危机的“蝴蝶翅膀”一抖动,经济危机开始席卷全球,中国大陆的经济也不例外,企业如多米诺骨牌般连续倒下,最普遍的也最早起反映的应属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港资企业,或老板走人,企业倒闭,或撤资回港等待东山再起。前些时候看到一篇报道,东莞的一家港商企业,企业尚属基本正常经营,但老板开始着手撤资回港,理由种种,诸如新《劳动法》实施后企业人力成本增加,投资优惠期结束,人民币升值,土地租金和税收攀高,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消费骤升等等。这一事例虽可以排除在当前的经济危机的范畴内,但足以看出大陆政策环境的日益紧缩给企业带来的负担。政策的完善有利于国家的调控,有利于企业的有序发展,但中间的“隐性政策”却给企业带来了额外的负担。此兄哭叹,即使在大陆生产的产品毛利高于香港的两倍,还不如将企业办在香港实际赚钱多。什么原因,应付政府的消耗太大。

我们企业在与政府打交道的过程中,也颇感“负担”太重,我这里的“政府”是指从村级政府到上各级,“负担”是指钱物之外的支出。最近周边的企业倒闭不少,由此带来的员工工资拖欠无法兑现而引发的上访问题很多。要知道,“上访”是政府官员最头痛的事,民间传说各级政府对“上访”事件是层层考核的,要求“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大事小事是如何界定的,不同地方当然有不同地方的杠杠。为防止出现“上访”事件,这段时间坐在办公室里,经常要接待各级政府的造访,劳监队要查企业员工工资发放情况,安全办要查工伤投保情况,派出所要查外来人员情况……出了办公室,往往要参加各级政府针对当前形势召开的会议和政策培训,如果要严格对待各项工作,企业恐怕要多配备几名专职人员才能应付得了。于是乎,各项新型的工作方式方法应运而生。办公桌上,根据不同的检查,分门别类地早早摆放好各类资料,哪个部门来检查,就递交相应的资料,结果是不仅节约了时间,还得到政府工作人员的赞许,被评价为工作到位。外出开会、培训,要彻头彻尾地完成工作,消耗半天的时间那是起码的,而且,内容也大多雷同,政策性东西多,可操作性的措施没有。但不参加政府组织的活动,那是大逆不道的。于是,又摸索出一套新的工作方法。根据会议、培训的内容,开会前提前十分钟到达政府,到相关部门负责人的办公室,和领导打个照面,汇报一下本企业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力度和工作开展情况,并聆听领导的最新指示。会议开始了,我已全身告退,非但没有影响到我们企业在政府中的形象,还加大了与政府间的交流,工作业绩颇受好评。

当然,对政策形势的理解和贯彻是不能打折扣的,我提倡的是,管理者必须知道你的员工在想什么!这才是一项务实的工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又见菊花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